我们已经习惯了IG上的广告?Victoria Beckham等45位名人收警告信

撰文: 钟芷珊
出版:更新:

曾几何时,社交网络是单纯地分享个人日常琐碎的渠道。今天,大概只剩下寥寥可数的真实分享,其他的可能都只是植入式的广告。

有试过因为一个广告,而买下那些产品吗? (图片来源﹕figtny)

你有试过因为看到网络上的广告,或是名人的分享而买下某些单品吗?但其实用过后,却不是如想像般一样好,可能是因为产品不适合你,更有可能是因为名人效应让你坠入广告的陷阱。

【为买而买】速食时装惹的祸?英国人衣柜平均有近4成新衫未剪牌

名人不时都会在个人帐户内分享日常琐碎,到底要如何界定那些是广告,那些才是真心分享? (图片来源﹕instagram @victoriabeckham)

以为IG上的广告,是一件平常事?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被名人所误导。早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出了90封警告信,当中有45个是我们都熟悉的名人,如Naomi Campbell、Heidi Klum、Victoria Beckham、Jennifer Lopez和Akon等名人。联邦贸易委员会认为他们在Instagram帐户上宣传这些产品,有时是一些植入式的广告,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而信件的内容并非旨在指责,而是“教育”他们应该如何发布这些文章,而不会造成误导,最好的做法,就是列明是一则广告,让Followers不会因为名人的地位,而影响了自身的判断。

然而,除了名人外,联邦贸易委员会亦发信到一些品牌,如Adidas、Chanel、Saint Laurent和Puma等不同的国际品牌。有些品牌的文章亦被要求删除,以纠正平台上文章的真实性。

经过滤后,是否以后也看不到像这样的文章? (图片来源﹕instagram @victoriabeckham)

但其实宣传与否,有时也只是一线之差,存在著灰色的地带。我们都知道受众对广告也有一定的厌恶,所以Instagram上的广告有很大部份其实也经过了修饰的。以Victoria Beckham为例,她除了会在Instagram帐户内分享自己的生常生活之余,亦会宣传她自己的品牌和其他护肤产品,有些是她的好物推介,有些则是经美化的广告。如果换成标明是广告的文章,你又是否愿意观看?

(资料来源﹕W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