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都要大扫除!新一年跟“情绪垃圾”说再见
不论任何时候,凡事都可以有个好开始。踏入新一年,执屋洗邋遢,迎接新开始的同时,也要舍弃对人事旧有的负面观念和感情,别让“情绪垃圾”拖垮自己。
觉得处处不对劲 就别小看“情绪垃圾”
情绪左右人看待一切的眼光,跟想法和意见交互作用。负面情绪则叫人聚焦于问题、缺点或危机之上,引起不安、忧虑、郁闷、妒忌和愤怒等等感受。但个中功能,是要提醒人面对问题,主动求变,否则负面情绪又只会累积成“情绪垃圾”,有碍心理健康,拖累人生。
积贮“情绪垃圾”的人,就连举手投足,闲话家常之际都不时渗透负能量,习以为常,让负能量变成情感“过滤镜”,从阴暗面里寻找共呜,加持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坠入消极悲观的世界观之中。所以清除“情绪垃圾”是为了拨出更多空间,容纳多元化的感受,发掘生活各种面貌,享受人生乐趣。
《空出位子给幸福》一书作者Xorin Balbes提出,个人生活空间也能反映个人情绪,而物件是情感与记忆的延伸,记载过去的生活轨迹;清除杂物也是清理个人的“情感垃圾”,拨出更多空间,才能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心境)。
清理垃圾:审视过去、创造生活和活在当下
简单来说,清理杂物还是“情绪垃圾”的过程宛如“动禅”:从生活活动之中修养身心,令人变得平和清静。换言之,清理杂物与清理“情绪垃圾”的道理如出一辙:先审视和觉察个人情绪、态度和想法,赤裸裸地面对内心,掘出情绪,继而逐步宣泄,改变心态。这算是自我疗愈的其中方法,而且过程比起清理有形具体的杂物来得漫长复杂。
清理“情绪垃圾”不外觉察情绪、明辨感受、了解因由和改变心态四大原则。换言之,即使什么也不做,叠高枕头反复思量,定还是静心打坐,放空心霏,只要跟从以上思考方法,主动改变心态,解决核心问题,就有望跟“情绪垃圾”说分手。而且学懂照顾、表达或宣泄个人情绪,更是每日的修行。
写一本“疗愈日记”
宣泄“情绪垃圾”的形式很多,不论是做手作、绘画、闲谈、发脾气定还是“断舍离”,皆是让人投射情绪,专注当下的方法之一。最简单又人人合用的,就莫过于撰写“疗愈日记”。与普通日记的分别,在于它包含了内在体验、想法、感受和自我对话等等元素,将“情绪垃圾”化作文字,让人体悟触发负面情绪的个中因由,是发掘“情绪垃圾”的其中渠道。撰写日记的同时,也别去批判自己,要学会用“半杯水”的思维叙述经历,持之以恒地调节心态,舍离成见,适合处理潜藏已久的情绪和经历。
除此以外,向过来人倾诉也是个发掘“情绪垃圾”的好渠道。人人都有难言之隐,例如遇过感情、家庭或心理伤害,或者对未来路向感到迷茫,难以抽身,不如找过来人倾诉,抒发情感,同时寻求指引。坦诚地说出想法和感受,将里里外外的感受和盘托出,才可带出心结,促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