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圳公司老板系女性 不因婚育而歧视 女员工唔再被视为附属品
近日,内地社交平台上有一条很火的帖子,标题是“公司总裁是女性,全公司禁烟”。
“总裁副总裁都是女性,而且每个月有一天带薪病假,考虑到了每一位女性员工的特殊时期……每想到这里就觉得能进这家公司很幸运”,正文里寥寥数语,却引得近2000人在线求职。
深圳女性领导者如何重塑职场刻板性别文化?当女性员工婚育状况、M到、照顾小孩、人身安全都能被考虑到(点击放大浏览)▼▼▼
由此评论区引发了一场关于“老板/上司是女性的讨论”,其中也涵盖了不少深圳的公司:
“老板是女的,全公司出去吃饭不需要喝酒,不用吸二手烟,没人开黄腔,真的很好。”
“我们高层都女的,招聘不会因为年龄、婚否、生育情况歧视,怀孕期间长期居家办公也是可以的。”
“毕业以来参加过的工作都是女领导女老板,工作氛围特别正常。”
在职场上,有些女老板拥有了话语权之后,整改职场中令女性不适的酒桌文化、婚育歧视......赋予了其他职场女性一个更舒适的办公环境。
根据数据,深圳女性在职场上的表现力强,在职人数占比超四成。年薪20万以上的女性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三,女员工在职场上的需求不容小觑。
女性之间的互助、共情和理解,也得职场氛围变得更加缓和,但这也并非绝对情况,现实里也有不少被女上司折磨的打工人。我们试图从这一场“女性话语权”的讨论中,抛开性别,窥探出职场人的真实需求。
01 女领导“上桌” 敬酒可用果汁
提及女上司整改职场文化,深圳人陈思凡非常激动地回想了之前刷到的“孙颖莎让主持人穿上羽绒服”的视频,并介绍每一个细节。
当时天气寒冷,孙颖莎即将出席一场线下活动,主办方问她有没有什么要求,她唯一的要求是让女主持人穿上羽绒服。去年,孙颖莎参加了同样一场活动,当时她穿着毛衣,女主持人穿着单薄的抹胸裙,在寒风中还要保持好状态和形象。
据该女主持人说,那是她从业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穿着羽绒服主持。
“重点是,有些东西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短短几天时间,那位女主持人已经有了第二次穿羽绒服上台的经历。”
陈思凡觉得,有些东西好像在她心里松动了。
前年年会上,她因为是职场新人,所以“被迫”当了年会的礼仪。在10度左右的天气里,她和几位年轻的女同事穿着短礼服裙在门口迎宾,当时她的心里也感觉非常不适,但说不上来原因,只安慰自己需要为工作奉献。
之后她才明白了当初产生那种感受的原因——她没被当人来看待,而更像是一件漂亮的物品,那一刻应该出现在那里,仅此而已。
直到去年,她们公司高层调动,换来了一位女上司,这位女上司雷厉风行,却让她明白: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你就可以成为制定规则的那个人。女上司来了之后,推翻了以往的酒桌文化,连年会上的礼仪小姐都可以穿上外套了。
去年开始,陈思凡参加年会也变得自在多了,一是不用去当礼仪了,二是员工可以不用向领导们敬酒,牛奶和果汁都可以成为替代,不会再被灌得烂醉。
“一些好酒的男同事都收敛了好多,以前劝酒的时候会问你不喝是不是看不起我,我一个新人又不好意思拒绝,现在他们都不敢这样了。”
陈思凡感觉职场环境变得平等了不少,在她看来,酒桌文化就是一种服从性测试,高位者通过压榨不爱喝酒的人,来获取压迫成功后的情绪,只是少部分人的狂欢。
女上司还严禁员工在办公室抽烟,不允许办公室出现烟味,
“以前怀孕的女同事反映了很多次办公室二手烟的问题,直到女上司来了才解决。”
现在的陈思凡对待工作,也不似以往那样只要不出错就算完成目标。彼时她不喜欢那样的工作环境,又怕离职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是为了拿工资,抱着随时跑路的心态。现在不一样了,她每天来上班心里舒坦了,也越来越爱和上司同事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之前私底下和女上司反馈过,有一位同事会在团建的时候对其他的同事动手动脚,有好几位同事都有同样的遭遇。”
上司便立即约谈了那位同事,提醒他注意边界感,后来那位同事也收敛了很多。
虽然听起来有点中二,但我真的想说,我愿意为这位上司肝脑涂地,努力工作!
02 女上司重整职场性别刻板印象
不少已婚未育女性在深圳再就业时遭遇到歧视情况,诚然,不管是已婚未育,还是未婚未育、已婚已育,女性在家庭关系中担任的母职角色很难被忽视,所以会被理所当然地认为重心会更倾向于家庭,而非职场。女上司作为过来人,或许会更容易共情和理解这一种困境。
深圳女孩蔡蔡在面试的时候,被直属女上司的性格和人品圈粉,所以尽管人事给出的薪资没达到她的期望,但她仍决定继续第三轮面试,为了进这位女上司的部门工作。
第三轮面试是公司职位最高的话事人——一位男性领导,面试者有三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其中,女上司和蔡蔡说过,她的工作经历和学历最符合这份工作的标准。
但是男领导一上来便咨询她的婚育情况,她再三保证五年内没有婚育打算,但因为现在已经有男朋友,男领导还是摇了摇头,选择了另外一位男生。
同场加映:男士止步!深圳全女性酒吧 店长:想打造限女性、包容安全的空间(点击放大浏览)👇👇👇
蔡蔡很失望,女上司安慰她,并非她不够优秀,只是领导怕不稳定,所以才选了那位男生。
幸运的是,那位男生最后决定不入职,于是顺延到了蔡蔡,蔡蔡如愿以偿地感受到了女上司如沐春风般的指导和关照。
因为办公室女性多,女领导严格禁止过多加班,担心女孩子太晚归家会不太安全,而到点下班只是他们办公室最基本的关怀。
女生在生理期可以自由选择一天带薪休假;申请婚假的时候不仅不会穿小鞋,反而会收到一个表示祝贺的大红包;家里忙不过来的同事可以在寒暑假把小孩带到办公室,前提是不影响本人和其他同事的工作......
在平时的工作里,女上司以鼓励为主,从不急眼骂人,始终像朋友一样关爱着下属。蔡蔡很开心,她跟对了人,虽然薪资没有涨得那么快,但是女上司教会了她很多为人处世和互助合作,这对她的人生来说,比钱更可贵。
后来,女上司因为怀孕,被其他更高层的领导调离了蔡蔡所在的核心部门,去了一个“养老部门”,做一些清闲的工作。蔡蔡的部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选择这个部门的初衷全部落空了。
那位女上司对我来说,更像是榜样,因为她实实在在地努力到了那个位置,庇护了一群曾经和她一样的女孩的成长。
蔡蔡和女上司也在私底下聊过这个问题,领导也倾诉过自己的无奈,但她下定决心在产后努力回到原本属于她的位置上。
蔡蔡和其他同事也受到了激励,一位离职的女同事后来创办了一家自媒体公司,模仿着那位上司的样子当起了女老板。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深圳女性的职场之路是非常开阔的。根据2022年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深圳就业人口达到1249.26万,其中女性就业人数约517万人,占比约41.4%。
根据猎聘推出的《2024女性人才数据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深圳年薪20万以上的女性占比为41.88%。
一鲸落万物生,有一个女性往上走,就会有千千万万的女性往上走。
蔡蔡感慨道,等自己实力足够了,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03 当职场去性别化 员工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在我们讨论女性领导可能成为优化职场环境的关键因素的时候,有一部分人提出了质疑:并非如此,也存在体贴的男领导和暴戾的女领导。
“其实不分男女,也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更多的是看人品。”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不给别人撑伞的女领导也存在。一位产假只敢休息3个月的深圳网友评论:
“我们的总裁、副总裁都是女性,但是那又怎么样?怀孕的同事不敢轻易请假,休产假的也不敢休息太久,怕被优化。”
“领导非常情绪化,少说句话多说句话都能想很多。同为女性,我没有体会到共情力,只体会到了掌控力。”
所以她奉劝所有即将步入或已经身在职场的女性,在工作中千万不要迷信“girls help girls”(女性互助),而是去性别化地看待。
尽管女领导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具同理心,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领导者都会自动创造一个更人性化的环境。
同场加映:38岁农村女得高中学历、父母唔识字 深漂12年从侍应蜕变中文老师(点击放大浏览)👇👇👇
领导风格、三观和公司大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她们的管理,有些女领导可能更倾向传统的、层级分明的方式,不一定比男性领导者更人性化。
“因为职场的高度竞争性,别人更加杀绝果断,员工便更有兴奋性,虽然不利于员工心理,但不可否认他们的产出更好。”
毕竟在商言商,公司需要谋利才能生存,无论男女领导,一切都还得从公司的利益出发。况且,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女性领导还是少数,就好比蔡蔡的领导虽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也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反抗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但她难以改变整个环境。
坦然地说,打工人羡慕别人家女领导的关怀备至,是因为她们提供了额外人文关怀,让上班这件事情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了。
在职场人情味寡淡的深圳,如果职场氛围能变得缓和轻松,上班不似上坟,岂不美哉。作为一名员工,想要的人性化待遇无非是正常发薪、法定休息、尊重员工。显然,这无关性别。而职场的真正进步,就应该是去性别化。
备注:文中人物为化名
【本文获“深圳微时光”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sz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