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时不服输的你 刘若英的两封“信”:送给15岁和90岁的你
“逃犯条例”修订风波不断,香港各区篇地开花,处处是连侬墙,“马拉松”式游行每周不断。有人说,这不只是政见之别,更是两代纷争,但看到上周的“银发游行”,矛盾似乎不一定与年龄有关。
硬要谈“年龄矛盾”,笔者想起刘若英的两封“信”,一封是15岁的自己,一封给90岁的“你”。
给15岁的自己:很感激你那么倔强 我才能变成今天这样
说信,其实不是信。第一封“信”,是一首歌《给15岁的自己》。
在是非颠倒、动荡、风风火火的时候,应该如何自处呢?笔者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只能在无助与无力感中拉扯,听听歌,寻找一点安慰。忽然想起刘若英的歌,因为有天友人说:“数年前的雨伞革命中,我们还是学生,现在却已成为了‘大人’了。”
梁天琦唯一的纪录片-《地厚天高》由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林子颖执导拍摄,记录这位“走得很前”的港大学生说过这么一句:“如果没有旺角暴动这官司的话,我会找一份轻松的工作,不用花很多时间,足够交租、食饭,不用储蓄、不用买车买楼、甚么都不需要。然后把剩余的时间弹结他。”直到他被判囚6年,笔者访问导演,毕业后的她回忆那段日子,说:“我最怕朝九晚五,与世界脱节。但现在,我似是成为了我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人。”
与过去打对照,时时会令人羞愧,因为始终很难达到当日幻想“成功”的模样。感觉今不如昔,大概是每个谦虚的人会染上的“风土病”。由施人诚填词、刘若英主唱的《给十五歳的自己》。从前想,只听到“我没有对不起那个 十五岁的自己”,听多数遍,最深刻一句却是:“感觉累了的时候/抱著我们的真心/静静好好地休息”
哪有对得起与对不起?没有今天的怀疑,哪有明天更坚定的自己呢?
*《后来的我们》由刘若英执导,也是一个今昔对比的成长故事:
给90岁的“你”:如果快乐 那就够了
另一封信《给90岁的你》,是她为陈升推出散文集时写的序。
她为恩师、亦是盛传多年的师生恋对象陈升的散文集写的序。很多人相信是说的,是她们的另一段“情”。虽然说的是小情小爱,与大是大非怎都扯不上关系,但哪种执著与牺牲,与情与爱撇得了关系?只是,有时候系喜欢一个人,有时候你喜欢一个地方。
刘若英为陈升写了一篇序,写道:“我们之间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有时我很恨,为什么我的人生到现在还必须跟你的名字扯在一起,但也许我应该感恩,像‘奶茶’这样的名字,也只有你想得出来。”写得耐人寻味,但也引人入胜。有时候,文章写得模糊一点,读者才能对号入座,只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信中,有数句话当年,亦有说今天,而昔日唱《一辈子的孤单》的刘若英亦已成家立室。虽然婉委,但当中有一段还是很深刻:“你最爱问我:‘你快乐吗?’在我离开新乐园后的第一张唱片完成时,我拿著新歌要你听,电话里的你说:‘我不用听,你只告诉我,唱这些歌,你快乐吗?如果快乐,那就够了!’”
借她的字,生活中难免有妥协的事,但最重要的是:“你快乐吗?”即使有多迷失与混乱,这大概是最后、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路标了。
*刘若英的历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