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单身妈妈的自白:养一个小孩就够,何必再养个“巨婴”老公?
时代在前进,女性从经济基础到精神状态,都在变得越来越独立。我们采访了3位未婚妈妈,请她们分享自己生小孩、养小孩的故事,“我们期待自己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也期待未来大众对孩子有更多的包容。”
文:白汶平(一条)
我养一个小孩就够了,何必再养一个“巨婴”老公?
Helen 42岁|广告公司高管|女儿4岁
我大学三年级开始第一次谈恋爱,每任男友时间都不短,到现在一共谈了6段感情。我很享受恋爱的感觉,和男朋友玩在一起、约会、旅行,真的非常开心,但只要结婚,一切就不是那么单纯了。30几岁的时候我年纪也不小了,依旧不想结婚,但我出现了“想要孩子”的念头。“要是怀孕了就把孩子生下来吧”,我当时这么告诉自己。当时那个男朋友后来也分手了。37岁时,我遇到一个比我大4岁的男朋友,交往没多久就意外怀孕了。
那会儿是2014年,未婚妈妈(在内地)还不能给孩子上户口。我想要不就结婚吧,尝试著和孩子爸爸生活在一起。结果发现还是不合适,很多习惯不同,家庭观念也不同。年纪一大把了,谁也不想迁就谁,谁也不想为谁改变,所以我们决定还是暂时不结婚,等孩子出生再说。为了解决孩子今后的身份问题,我去美国生了小孩,准备了很多相关证明,做好了以后要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的准备。没想到2016年,国内的相关政策就开放了,未婚妈妈的小孩也可以上户口,我的女儿以后不用送出国,可以陪在我身边了!
其实我去美国生小孩时,孩子爸爸也有陪同和看望。孩子出生之后,我和孩子爸爸还曾经继续尝试过一家三口住在一起的生活,想看看有没有可能磨合成功,步入婚姻。我们前前后后磨合了两年,最后还是失败了。孩子爸爸在事业上很好、各方面条件也不错,但我不能忍受他毫无生活常识,生活技能几乎为零,需要我一直去照顾。我养一个小孩就够了,何必还要让家里再多出一个“巨婴”?再来,他其实并没有做好当一个父亲的准备,面对压力时不够坚强,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很容易放弃,这些负面情绪带给孩子是非常糟糕的,不合格的父亲,只会不断引来争吵。
相关文章:【2019两会】单身女性生育权获支持:丈夫缺席如丧偶不如自己凑?
或许是时代造就的,跟我同龄的男人,大部分会认为“女人就该做家务”,我身为一个男人只要顾著赚钱养家就好,所以他们基本上,所有家务都不会做,而且也不愿做。我和孩子爸爸很和平地分开,现在像朋友一样正常交流。他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我们也就不聊这方面的话题。女儿从小到现在,基本上就是我自己带的。我每天跟女儿一起睡觉,一起读书、玩游戏,亲自陪著她成长。出差的时候,我妈妈会帮我带一下女儿。平时的家务我花钱解决,找家政阿姨帮忙。
其实这样反而轻松,因为我的家庭关系非常简单。我没有婆媳问题、没有夫妻纠纷,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说了算,我一个人决定我孩子的所有事,这跟一般双亲家庭比起来容易多了。管理家庭跟管理公司是一个道理。很多事情只要我分配好,不一定非要我亲自去处理,我做好一个决策者,其他的事情就由员工去执行完成,我爸妈看我把事情都打理得很好,也更放心地支持我成为一个单亲妈妈。
我有个朋友也是单亲妈妈,她的孩子很健康、各方面也挺优秀,很自信。可是有一次她把孩子给外婆带了一天,外婆突然感叹,“你好漂亮啊,学习好、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爸爸,实在太可怜了!”小朋友一听非常难过,回到妈妈身边还是不懂,自己怎么就可怜了?现在社会上,大家对单亲小孩还是有一些成见和看法吧。这个也是我们单亲妈妈要努力的地方,面对外界的一些看法,自己的心理素质要很强大,给孩子全方位的爱和安全感。
我一直都很注重自己的独立性。在每段关系中,我都保持一点距离,即便和男友同居,我都希望双方是精神独立的个体。未来在我的亲子关系中,我想也是一样。现在我女儿大了一点,我感觉有时间可以多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除了在公司任职之外,我自己还有一间工作室,现在准备找新男友。有了女儿之后,我找男朋友的标准有变化,以前是只要我自己开心就行,现在还得我的女儿也开心,这个男人要喜欢我的女儿,至少不反感小朋友。
生小孩是自然赋予女性的权利, 跟结不结婚无关
Megan 48岁|外商公司CEO|小孩3岁
我是个很专注在学业、事业上的人,从小到大我读书就是第一名,高中、大学也都是考上第一志愿。二十多岁的时候,我有过很多追求者,但我没有把太多心思放在恋爱上。大学毕业后我决定去美国念书,等我博士毕业,已经三十多岁了。
回来以后,我有个稳定交往的男友,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是我工作太忙了,常常要对接国外客户,需要出差、日夜颠倒的,没有太多心力花在经营恋爱、家庭上。当时我曾经很纠结,因为那是我事业的关键期,如果这时我去结婚生子,那我不可能兼顾工作,我多年来的努力可能就要画上休止符,升职机会也会让给其他人了。我说服了男友多给我一点时间。2010年,我39岁的时候,先去做了冻卵,为以后当妈妈留下一个机会。
之后的事情很戏剧化,我当上了年薪250万的CEO,交往多年的男友向我提出分手。和他分手后,我就放弃了这辈子结婚的想法了。那时候我已经41岁,难道还要重新去认识人、花精力去找对象吗?和我同龄的男士,也基本上都有家庭了。虽然不再想结婚,但是我还是想有个自己的孩子。
2015年我到美国借精,想做试管婴儿,那时候我44岁,卵子质量已经不太好,借精受孕没有成功。我突然想起来,我曾经做过冻卵。那10颗卵子是我最后的希望。经过层层手续,我把冷冻的卵子送到美国加州一间生殖中心,在当地挑选一名白人的精子,生下混血宝宝。胚胎植入后,我看到胎儿慢慢成长,在羊水中翻动的样子,透过超音波可以听到胎儿的心跳,我永远记得那一刻的感动:我终于要当妈了!
因为现有的法规,在没有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女性想在国内合法做人工生殖几乎不可能,不得已我只好在国外做,整个过程非常艰辛,花销也很大,将近100万。我错过了适婚年龄、生子年龄,但唯一庆幸的,是我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所以最终我拥有了自己的小孩。可是换在一般女性身上呢?这笔费用不是人人都能负担的,所以我期待有一天社会可以更加开放,让单身女性有更多选择。生小孩对于女性而言,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准备好了,应该想生就可以生。
我的小孩,不需要按照我的模样去生活
Jovi 39岁|网店店主|女儿6岁
我不喜欢男生。我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想要有个孩子的想法。29岁那年,我和当时的另一半决定要有孩子。我们知道生孩子,是一辈子的责任,所以我们经过9个月的考虑,包括获得家人的支持,才通过人工生殖的方式,迎来我们的女儿。世界各地做试管婴儿费用大概都在15万人民币左右,我们当时考虑过好几个国家,美国、澳大利亚都想过。泰国相对来讲机票、物价都比较便宜,而且他们跟欧美精子银行也有合作,语言上讲中文也比较方便,所以我们去了泰国。当时预算有限,我们想说要是不成功,顶多就试个两次,如果实在不行就算了。没想到运气很好,第一次就成功了。
这个孩子是我当时另一半的卵子,加上一位丹麦捐精者的精子,形成胚胎后植入我的子宫,由我生下来的。因为是花钱“造”的孩子,我们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比方说我们不希望他身高太矮、我们想要他聪明一点啊等等。我们不能和捐精者本人见面,也看不到他现在的照片。精子库的档案资料可以让你看到一些他的基本信息,像是身高体重、身体状况、学历等等,还会附上他童年时期的照片给你参考。那时候亚洲捐精者只有4个人,都不是我们理想的类型,所以我们就转向欧美。
选择捐精者的时候,我的首要条件就是保证宝宝以后的健康。欧洲人阴性血型的特别多,我会避开,因为台湾缺阴性血型,万一孩子之后出意外,却遇到缺血怎么办?我也没有挑“热门款的捐精者”,总不想要孩子跟很多其他人有血缘关系或是长得像吧!我们还是希望她可以尽可能地符合我们自己的样貌。我们挑中的捐精者,身高192公分,有念过军校、还是学法律的,看他这些资料,大概可以猜测到他学习不错,应该是个聪明的人。长相部分,精子银行会问捐精者,有没有被说像过哪个明星?他的回答是像佐斯夏利(Josh Hartnett),我想说应该满老实的,那就他了!
别人可能觉得,生个混血宝宝好,因为长得好看,但我考虑的更多。像我这样的情况,小孩大一点的时候一定会被同学问说,为什么她长得不一样,为什么她的“爸爸妈妈”和别人不一样?或许她可能一辈子都要接受自己到处都是不一样的那个。她的“不一样”会不会被歧视、被嘲笑?要怎么教育她建立自信、接受自己?这个问题,在生下我女儿之前,我就跟我的父母、还有所有可能会接触到我孩子的亲友讨论过,我需要他们都支持我,遇到偏见时,他们都会站出来捍卫我的孩子。就连她上的幼儿园,我都特别挑选,我知道自己不可能保护她一辈子,但可以适当地帮她避掉一些不友善的环境。
我研究过,孩子平均到12岁会有自我意识,只要她在这之前建立好自信,就算之后社会舆论加诸在她身上,影响也会小很多。我女儿现在6岁,常问我说“妈妈为什么我头发是金色的?”我都还没回答她,她就接著说,“我的颜色跟你不一样,但我觉得这样好漂亮喔!”
每当她对自己的出生有疑问时,我都实话告诉她。我不知道她能理解多少,但我会清楚让她知道,她是我期盼来的宝贝。我花非常多的时间陪伴她,在她上学之前,不管我在工作还是出去吃饭,几乎都是带著她。就连我生病要看医生,也带著她去,去到医院挂号,护士问我孩子怎么了?我说不,生病的人其实是我。
我不给她任何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我不让孩子接触任何3C产品。她想玩可以去玩乐器,想活动可以用儿童健身器材,可以画画、看书。小孩不需要按照我的模样去生活,她的人生是她的,我只是把她生下来。她喜欢做什么事情,我就让她去做,我总是告诉她过程比结果重要,让她愿意多尝试,而且在过程中肯定自己,而不是在意结果。
【本文获“一条”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
【周五心意运动.让#心意成为眼和耳】您捐一份$50晚餐钱,已可撑徬徨新失明人士适应转变,重启自主新生活,即到“01心意”平台捐款支持【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新失明适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