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睇戏】七月精选!四部电影窥看女性生活!
在电影圈及学术圈内,“何谓女性电影”算是近年其中一个被热烈讨论的问题,亦是一个还未得到结论的问题。其中一个对女性电影的定义是:讲述女性体验及充满女性情感的电影即属女性电影。香港艺术中心最近就为观众拣选了几部女性电影,让女性在电影中说话。
《嫲烦家族 3 走佬阿嫂》
导演山田洋次:“家庭就是不论面对难关、麻烦,仍然无法割舍、分开的团体。这种‘苦’正正是怎样也不能逃避,因此才会感到烦恼和大吵大闹。我很想把这种可笑及滑稽的人性表现出来。”
有看过头两集《嫲烦家族》的读者都知道平田一家发生及遇到的事,就如日常般细微却深刻。在第一集,相守差不多大半生的平田夫妻,因平田老太太受够平田先生而突然闹离婚。第二集则是平田先生其中一位年纪老迈的朋友死了在平田家中。可是,一家人的问题岂会就此完结?日常生活里总会遇上大大小小的麻烦事。而在第三集中,就到凡事一直忍让的大嫂再也受不住,要求离婚!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喜欢《嫲烦家族》的观众绝不会希望看到平田家有成员离开。但作为一位女性观众,亦欣赏导演为含辛茹苦的家庭主妇发声,道出家庭主妇的喜与乐!
《北之樱守》
由泷田洋二郎执导的《北之樱守》,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母亲恐怕自己成为儿子的负累,继而打算悄悄离开。但儿子发现了母亲离开的意图,遂决定伴随母亲踏上追忆的旅程。在旅途当中,二人逐渐回想起与家人的记忆。
战争本是残酷的。当男子披肩上阵、为国捐躯时,女子则守护家园,以及家中长幼。男女均无法逃离战争的残酷,以及当中带来的生离死别。惟有冀望战争不会再来,而战争电影除了引发爱国情感外,更是一个提醒大家战争危害的媒介。
《水底行走的人》
由本地女导演陈安琪执导,以摄影机追踪及纪录本地知名艺术家黄仁逵的生活。
父亲在黄仁逵年小时问他:“你知不知道画画很穷?”,黄仁逵回答“穷又如何?”在他眼中:“我天生是画画的人,便画画”。他坚持不与讲钱的画廊合作,不参加俾面派对,不喜欢别人叫他“画家”。他:“我不是画家,我是一个画画的人。”有多少人可以说到做到?
而这样的一个人,就在片中与陈安琪不断对话互动,引伸出一个又一个有关自我、谦卑、爱、背叛、人性、香港等的议题,以不同的角度试图探究“真理”。
《甘浩望巡礼之年》
这一年,如往常的一年,甘浩望习惯在星期天主持黄雨伞弥撒;这一年,如往常的一年,他不断参加示威游行;这一年,如往常的一年,他中港两地频扑来回;这一年,如往常的一年,他唱了很多很多歌……在东方生活四十多年,甘浩望的这一年,真如往常的一年,毫无变化、单调又重复地,过著如往常一样的日子吗?
另一本地女导演江琼珠透过拍摄积极参与社运的甘浩望,尝试梳理社运、本土意识、难民、六四等重大政治议题。在政治局势愈来愈难的香港,一位女导演会否带来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延伸阅读:
【女生读书】世纪末的华麗:世界绚烂她来不及看,可25岁已感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