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十年品牌】设计师一年不买新衣﹕我们早已拥有足够的衣服
女人开心购物,不开心也购物。即使家中衣物堆积如山,甚至是充斥著未剪牌的新衣,依然无减失控的购物欲。然而,真正会穿的又有多少件?
认识Kay,是源于本地时装品牌Daydream Nation,她毅然决定放下已成立十年的时装品牌,只身走到哥本哈根实习。回来后,却开展了“一年不买衫的计划”。在今天的物欲社会,听起来经已感到相当困难,然而身为设计师的时尚爱好者Kay却顺利地“熬”过了。或者是时候,你我亦需反思一件衣服的可持续性。
延伸阅读﹕被价格冲昏头脑?4件Fast Fashion单品是时装编辑绝不会入手的…
结束十年心血,是时候改变
亲手结束成立了十年的品牌,绝对是不容易的决定。Kay却淡淡然说到,或者是时候来一个改变,“2006年,我和弟弟黄靖成立了Daydream Nation,其实当时只是一个实验形式,以‘story telling’的方式设计衣服,再送到伦敦的时装剧场,及后我们把Daydream Nation发展成一个时装品牌,创作一季又一季的设计,走过纽约、首尔等不同地方的时装舞台。”
很惭愧地说,我也曾经因为价钱,买过Fast Fashion的抄袭作品。说真的,在这个价钱下,也有不太差的材质和设计。然而,连我也会这样想的同时,消费者也的确会这样想。所以某程度上,近年Fast Fashion的流行也间接影响了品牌的销售额。
香港,是一个普遍被认为本土品牌很难生存的地方。Kay直言自己是比较幸运的一群,“在品牌成立之初,反应其实很好,人们愿意接受新事物之余,即使价格高一点,也愿意花钱去购买独立设计师的作品。”然而,近年的Fast Fashion却正在改变大众的消费模式,“很惭愧地说,我也曾经因为价钱,买过Fast Fashion的抄袭作品。说真的,在这个价钱下,也有不太差的材质和设计。然而,连我也会这样想的同时,消费者也的确会这样想。所以某程度上,近年Fast Fashion的流行也间接影响了品牌的销售额。”无奈地,这是大趋势,也是现实。走过大小时尚舞台,或者是时候要停下来想一想往后的路要怎样走。所以,Kay选择在十周年跟自己一手一脚带大的品牌画上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延伸阅读﹕【为买而买】速食时装惹的祸?英国人衣柜平均有近4成新衫未剪牌
那时候,我是禁止自己进入那些店,我发觉当你没有逛fast fashion店时,购物欲也会减低。
时尚新冲击 完美体现何谓“贵精不贵多”
来到一个樽颈位,Kay选择到哥本哈根跟随时装设计师Henrik Vibskov工作,一切回归于零,也启发了她的小宇宙,“某程度上,北欧的生活的确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他们不流行消费,是完全跟香港相反的生活节奏与模式。简单地说,我们会外出吃饭、到咖啡店喝咖啡,他们也会觉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宁愿选择自己烹调。当然,他们也会买东西,但多会选择二手或者是vintage的东西。而且,所挑选的东西不多,但永远是最精的一种。例如他们的家中总是很大很空扩,然后只在厅中间放上一个很精致的雕塑,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除了北欧式的生活,一位捷克朋友也让她反思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在工作室里,有一位和我一起工作的捷克女生,每次遇上乱放的垃圾也会特别生气,然后会徒手把垃圾,甚至是厨余分类。然而,她跟我一样是读时装出身的,当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时装爱好者。但她所穿的衣服全部也是二手的,因为她认为我们已经有足够多的衣服,根本不需要有新的衣服。无可否认,她带给我很深的影响。”
北欧文化启发﹕一年不买衫
受北欧的文化感染,Kay亦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路向,更开展了“一年不买衫计划”,这个看似艰难的任务。“当初在丹麦开始这个不买衫的计划,其实没有想像般困难,因为身边的朋友其实也没有很大的购物欲,加上丹麦其实也比较少department store或者是fast fashion那样的店舖,潜移默化下发现原来也可以不买衫。但总会有想购物的时候,比较辛苦的是Henrik到巴黎工作,满街也是商店。那时候,我是禁止自己进入那些店,我发觉当你没有逛fast fashion店时,购物欲也会减低。而且,刚巧比利时朋友开设了一间Clothing Library的租衣店,只要付月费,就可以租用旧衣,也大大止了购物瘾。”所以在购物前,不妨停一停,想一想,或者你根本不需要那件新的衣服,甚至会有更好的替代办法。
转战环保系列:只是一种补救
然而,很多女生总会说没有衣服可以穿。Kay却说整理家中衣柜有一种令她窒息的感觉,“其实我是有点病态的,除了自己的衣服,还有过身挚亲的衣服,再加上十年品牌剩下来的衣物和材料。可想而知,我有多少可以穿的衣服,其实我是不用买新衣服的。在不买新衫的一年,即使重复穿上相同的衣服,但我会在头饰,或是饰物方面著手,让造型有截然不同的感觉。”某程度上,你我也跟她一样,其实家中根本有穿不完的衣服,只要稍动脑筋就可以搭配出不同的形象。
早前,有航空公司找我做一个改造旧衣的项目,有大量旧衣的原因,原来是因为他们的流失率太高,每天也会丢弃一车车新簇簇的制服。
现在的Kay,会以环保或二手物料做设计,如从北欧带回来的一些羽毛和复古相框,甚至用上一些旧衣架制作大型的人体artwork。然而,问到她是否会继续当时装设计师,她笑言这是她的兴趣,但直言还有更多的顾虑,“以往,是为了追赶不同的季度和潮流而制作出大量的衣服,现在想做更多环保方面的项目。例如是一些有如Muji蓝染系列,回收旧衣再重新染制的系列,或是维修破损衣物等。但其实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早前,有航空公司找我做一个改造旧衣的项目,有大量旧衣的原因,原来是因为他们的流失率太高,每天也会丢弃一车车新簇簇的制服。”但某程度上,这些也只是补救的步骤,说到底还是要从源头减废著手。由我们自身先做好,减少买物,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