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衣橱】环保=着旧衫?三大本地品牌教你如何动手upcycle

撰文: 江旻蔚
出版:更新:

对于二手衣物,可能在香港仍然未是很普及的观念,毕竟旧有的想法是“著旧衫”,也不知道二手衣服从哪来。这其实是很可惜的,因为过度消费对地球的影响其实很大。不能recycle,不如就干脆upcycle吧!只要发挥一点创意,就可以把旧衣物、“废物”等升级再造,给它们一个新的存在价值。听上去好像很大工程?不用怕!The Changing Closet这次就找来三个有创意的本地手作品牌,跟大家一起动手DIY,将废物变恩物。

是次Up! Up! Up! Pop-up Store x Workshop的三个本地品牌的制作。(Instagram @/thechangingcloset)
(Instagram @thechangingcloset)

The Changing Closet:重新配搭  衣饰新生命

一个纸箱,有人视它为多余之物,也有街上的拾荒者视之为珍宝;每人心中都有一个价,正如每年“废物”,都其实仍然有它的价值或用处。早几年大家对于环保的概念可能是回收,但地球的负荷不断增加,要做到源头减废才可应付堆填区的负担,可惜的是,可惜升级再造或其他物料再造,在本地还未受到太多关注或认识,尤其在衣服方便,是因为香港人的观念太保守?还是因为upcycling的时间和创意成本太高?但对地球好一点不只得庞大的工程才可做到,也可以从生活细节著手。因此,The Changing Closet这次举办的 Up! Up! Up! Pop up store及workshop就以upcycling为主题,让几位专门以升级再造为主的设计师跟大家一起动手,由workshop开始延伸到日常生活也都可以著手upcycle。

(Instagram @thechangingcloset)

The Changing Closet,就是类似交换衣橱的意思,创办人Susan会从本地bloggers找来一些质素仍然良好的衣物,把它们mix and match再出售,所得收入扣除成本(例如租场地的成本)后会捐到不同的绿色机构如绿色和平、地球之友等,也会支持一些本地姜如深水埗明哥。The Changing Closet的成立目的是希望把pre-owned的衣物发挥到最大的作用,过往把pre-owned衣物转售,这次就重点推广upcycled fashion及其他物料的升级再造。所以,在7月9及16日的Up! Up! Up! Pop up store,一如既往会继续有bloggers的衣橱巡礼,亦会有三个由本地设计协辨的workshop,教大家如何把家中的物料升级,重新变成有用之物。

三个合作本地品牌:

1)Who Am I:从再设计思考生活意义

于2016年成立的Who Am I Fashion本着“我创作 故我在”的意念经营,透过收集家人、朋友的衣物,设计师把它们剪剪拼拼,加上一天坐在衣车前的默默缝制,就可创作出一件新的衣服。在这次的workshop中,Who Am I将和大家一起动手以旧衣物的布料制造花花扣针,体验让旧衣物“重生”的第一步。

+1

2)R.W.B:把每个独特的木纹变成你的印记

有没有想过,其实木制品是很有温度的作品?一棵树原本生长茂盛,为了以牠的木材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牠就牺牲了生命……要延续这木纹的生存意义,R.W.B决定把废木造成饰物,而这次的工作坊正正是以红酒箱造出一个木制小bow tie。

3)浪花花:重现古代造纸术

于2014年成立的浪花花誓要把古法造纸术传承下去,更特地去台中拜师学艺,把纸匠的精神、心血和专业带到香港跟大家分享。这次工作坊跟大家一起造的纸是“咖啡手工纸”系列的其中一款,香港不少人都热爱咖啡,但制作过程中却同时制造不少垃圾,当中更有不少可以再生“好纸”的原料,例如:牛奶盒、滤纸、银皮及咖啡渣(银皮即是烘焙咖啡豆过程中脱下的豆衣,称为“银皮”)。这次workshop所造的就是用银皮及咖啡渣造出再生纸。

把衣物大变身,的确可以有助解决回收、减废等问题,而且也可以告诉大家upcycling其实不难。但大家仍然要切记,upcycle之后也要用得著,否则只会造成另外的浪费!而且也不可以一边减废另一边厢又盲目消费。

Up! Up! Up! Pop-up Store x Workshop日期:2017年7月9日及16日时间:中午12时至晚上6时地点:TC2 cafe(太子柏树街23 号地下)查询及工作坊报名: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18264918557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