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女生谈年龄婚姻感不安 专家:恐惧令人找不到浪漫伴侣
生日收到祝福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但当对方跟你说“30+生日快乐”时,你还会快乐吗?对于某些女性而言,年龄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压力。一个调查显示,香港女性当中,每10位便有多于4位表示对年龄增长感到忧虑。
早几年看过一套电影《In Time》,故事发生在一个资源不足的未来世界,每个人年过25岁以后,手上的生命倒数器便会开始倒数。那里,时间代表金钱,可用作买卖,改变自己的寿命,当一切归零时就是生命的终结。世人被手上的倒数器提示生命的限期,有人因此争分夺秒,有人却荒废渡日,拥有时间代表青春,也是人生的本钱。回归现实世界,道理亦然,作为女生,感受犹深。
“女人,年纪愈大,条件愈少。”梁祖尧在《29+1》道出了现代人普遍的“现实”观念,令不少女生面对逐年递增的年岁,不禁形成无形的恐惧。最近看SK-II的最新短片“我不设限”,正好将这份隐形恐惧,形象化的烙在女生的手臂上,成为“保存期限”的标签,每当她们看到手上的标签,呈现隐隐作痛的表情,大概也会有点共鸣。
年龄数字困扰女性
今年5月,SK-II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共 11 个国家进行有关年龄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有近一半亚洲女性认为社会为女性贴上“保存期限”标签,暗示女性到了一定年纪又未婚,就会于“婚姻市场”上失去吸引力。
“保存期限”标签困扰著亚洲女性。在香港女性当中,每10位便有多于4位表示对年龄增长感到忧虑,只有10%认为自己可以坦然接受变老。尽管有68%香港女性指与年龄相关的压力是发自内在,但不表示应默然接受。
“剩女”被视为异常
《理解剩女︰中国职业女性晚婚现象》的香港作者杜先致博士提及,社会对于女性的年龄偏见已是一个全球议题 — 当女性到了35 岁或以上时仍然未婚,就会被视为异常。在香港,这群人被社会标签为“剩女”。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这是一个侮辱的称号。为免被标签,不少人为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于30岁前结婚。调查显示,每3位香港女性就有1位觉得自己的人生受约定俗成的时间表 (Pre-decided Timeline) 所束缚。
压力源自身边人
年龄带来的压力不止源自社会标签,家人、朋友的说话也会造成困扰。随年龄增加,家庭或朋友聚会的话题多转移为︰拍拖、结婚、生仔。每逢大时大节,不知哪冒出来的亲戚会突然好关心地问︰“拍拖未呀?”、“几时结婚?”调查指出,有半数30岁以下的香港单身女性认为,身边人的问候是形成压力的主因。对于别人谈及年龄或婚姻状况的话题时,有半数香港单身女性因而感到不安及被冒犯。
别让单身的恐惧影响浪漫生活
在一个鼓吹男女平等的社会,大众是否应该拿下这些对女性的标签,让她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必再为“保存期限”而烦恼呢。社会文化难以即时改变,女生更要懂得自处。马里兰州洛约拉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和副教授Theresa E. DiDonato博士指:“对单身存在恐惧,会令你永远找不到一个浪漫伴侣。”有些女生因为害怕单身,宁愿坚守一段不愉快的关系;本为单身的女生,更容易对人产生兴趣,亦会受压力与恐惧而做错决定。也许这样是困难,但唯有放开怀抱,抛开别人的眼光与标准,相信自己的价值,享受单身的自由,自然会遇上对的人。
相信不迟不早,刚刚好。
资料来源:SK-II、Psychology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