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之下|简君晋要向社会发问 尔冬升︰再拍《癫佬正传》唔会咁
一部改编自发生在香港,关于残疾院舍的新闻电影《白日之下》,当中有虐待院友、离奇死亡,甚至有院长涉嫌性侵智障女孩,每宗案件都令人发指。电影由新晋导演简君晋执导,监制为著名导演尔冬升。
1986年,尔冬升首部执导作《癫佬正传》,都是改编自真实新闻的社会议题电影,探讨当年炽热的精神病康后者,入住设于屋邨内的中途宿舍。戏中恐怖的场面引起社会极大回响及争议。时至今日,尔冬升仍为当初的拍摄手法感到遗憾,那么37年过去,当中有何经验可以承传予简导,又有甚么可作借镜。
“尔冬升监制都冇帮助”
《白日之下》的剧本,经历了5年时间,除了创作需要沉淀,资金亦需要寻找。当初拿著剧本找尔冬升做监制,简导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起初好惊对方,神高神大,但我好记得他对我讲过一句话︰‘《白日之下》令我想起37年前拍《癫佬正传》,这个故事是值得拍出来,未必可以改变个世界,但至少要不断提出问题。”
剧本获尔冬升垂青,理应是开了方便之门,但在尔导眼中,这道门从未开过。“话尔冬升监制都冇帮助,套戏开唔开得成,最终票房如何,监制都冇能力操控,我只是一个管工。当我拎到剧本时,已知道将会好难找投资方,老板觉得票房最强的依然是动作喜剧,加大明星,纵使回看近十年香港电影,大制作大明星都可以仆得好惨,但依然难改这想法。”
白日之下︱剧情角色介绍 结集多宗院舍非人对待真人真事轰动全港
“我哋都好锡住古仔”
结果电影经历了5年,去到第五位老板手上(古天乐)才顺利开拍。尔冬升︰“平了我《旺角黑夜》的纪录,当初都是找到第五间公司才肯投资,但正正是这几年时间不断修改和蕴酿,剧本才有今日的水准。”
如果尔冬升这个大名帮不到,剧集《IT狗》的成绩总算是催化剂吧?简君晋在寻找投资者期间,拍了一部电视剧《IT狗》,坊间回响甚大,但原来都催不起,化不来,剧本都系得“剂”字。“播完《IT狗》后,《白日之下》个剧本都仍被两间公司拒绝,会话不如你拍番喜剧啦。我理解的,大家都有压力和难处。”
白日之下|采访记者现身分享 真实环境比戏中差十倍︰气味好浓烈
此时尔导按奈不住︰“无眼光就无眼光啦!唔使帮佢哋讲好说话。香港就是缺乏有眼光的制片家,我们行内会讲笑话,现时香港电影最大的投资方是电影发展基金,第二就系古老板(古天乐),所以而家拍戏,故仔唔紧要,古仔先紧要,我哋都好锡住佢,始终风险要佢去冒。”
“改变唔到但唔好漠视”
不公义的事一直都在发生,许冠文在获得终身成就奖时,曾鼓励大家拍多些喜剧,新闻事件平时已经看不少,不用再拍给我看。尔冬升都认同这说法,但他为《白日之下》当监制时,有问自己,电影除了娱乐,是否可以再做多少少?“我们不志在去改变社会,但要提出问题,不要令大家变得漠视。《癫佬正传》拍出来有改变吗?我相信各方都有进步到的,所以要提出来引起关注。”
一宗院舍新闻,看罢当然会有情感牵动,但何以会转化成一个创作?简君晋︰“每个人都有父母,祖父母公公婆婆,香港人口老化中,是你我他将会面对的事,社会表面看似光鲜,为何活到最后,或许身体有缺憾时,就连生存的尊严都没有,很多人仲以为唔关自己事,这个故事一搞便搞了5年,时间其实过得好快。”
“四个人就有一个有精神病”
写实电影,尽可能如实地反映,但37年前拍下的《癫佬正传》,就因为一个哗众取宠,甚至去到危言耸听的宣传手法,引起社会极大争议。尔冬升︰“当年有个数据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病,而我们便拿这句话做宣传,结果有人投诉,的确是危言耸听,到现在一提起这部戏我都会讲一次。”
除了宣传手法,戏中大肆渲染暴力元素亦不恰当。尔冬升︰“畀我再拍一定唔会咁拍,因为有带来负面影响。当年有精神病中途宿舍,康复者要入屋邨,那些暴力画面正正破坏紧社福界做紧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是自己冇仔细考虑,只关心个效应,以为已足够让人同情,但其实画面太暴力令事件无法挽救。借用真实个案拍电影好容易,但就是冇一个立场去标明取态……总之是有遗憾。”
“点击比真相更重要?”
除了老人问题,电影还对传媒旁敲侧击,“3年后有冇侦查组?”“10年后仲有冇记者?”都是令人发人深省的问题。简君晋︰“过去经历过的荒谬和混乱,特别是新闻工作者,自会想到到底仲有冇人关注真相,我们是活在后真相年代,是否点击比真相更重要?我接触过的新闻工作者,几乎每一位都不太乐观,但讲完、闹完,抹一抹汗第二日又会重回岗位坚持住,这种坚持精神就是我最想讲的。”
表面是为传媒打气,其实内里都为电影业加油。简君晋︰“新闻工作者都跟电影工作者有共通处,到底将来还有冇人关心电影,大家愈来愈喜欢看短片,人的耐性愈来愈低,将来仲会想入戏院睇戏吗?”尔冬升︰“电影业是难行的,甚么题材都拍过,甚么手法都试过,现在开任何一个串流平台,最困难是拣边套去睇,一开出来觉得唔好睇就会放弃。相比做新闻,记者并不会消失,只会令大家想想到底真定假,新媒体发展反而令空间变得更大。”
电影去到最后,有一句对白︰“唔好为做啱嘅事而内疚”或许是在事件未见成果,甚至带来反效果时,一句自我安慰的说话,是迷茫的时候,唯一坚守到底的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