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笑之人︱视栋笃笑精神为人生哲学 区焯文:将逆境变为喜剧
香港温情喜剧《说笑之人》上周正式上映,电影由吴肇轩、袁富华、伍咏诗主演,讲述一位轻度弱智的单亲父亲,养育独子成长,儿子卓文大学毕业后则成为一位栋笃笑表演者,透过转化成长期间与父亲相处的悲喜点滴,成为栋笃笑的原材料。《说笑之人》由《毛侠》导演区焯文执导,区导演早前在接受《香港01》专访,分享对栋笃笑精神的感悟,以及栋笃笑外衣下的亲情故事。
栋笃笑的神话
香港曾经历栋笃笑的黄金年代,自黄子华于1990年举行首场栋笃笑后,张达明、林海峰等艺人亦先后举行个人栋笃笑,连殿堂级喜剧大师许冠文亦借鉴该现场表演模式。区焯文导演直言自己深受栋笃笑影响,直言欣赏栋笃笑的表演模式:“因为我很喜欢简约,要一针见血、打动到观众!栋笃笑正正如此,一个人、一枝咪、一个台,足以打动观众,让我认为非常神化!比舞台剧、独脚戏更神化,独脚戏可能也有其他配套,但栋笃笑真的没有!”他更认为栋笃笑不受场地所限,甚至随时站起也能够讲栋笃笑,这种魔力让他渴望更深切了解栋笃笑。
栋笃笑转化逆境为喜剧
区焯文表示栋笃笑虽然经历黄金年代,然而香港的栋笃笑文化绝对需要更大力推广。区焯文分析指:“现在大家认识的栋笃笑表演者,其实均为艺人、演员,甚至只有几个。他们不单纯是栋笃笑表演者,他们其实是明星。但栋笃笑其实有表演者,而香港也有,但知名度远远不及外国,甚至远不及香港‘神位’栋笃笑艺人。”
区焯文表示自己认识许多“真.栋笃笑艺人”,人数远比外界认识更多,紧密接触后亦了解到栋笃笑艺人在香港生存有多不容易,他直言:“我这部戏其实在说人生、一对父子在经历的不容易,正正能用栋笃笑这一套事业、表演的生涯,也非常不容易,非常适合男主角的逆境元素,我便将栋笃笑的背景注入。”
《说笑之人》透过华哥(袁富华 饰)与文少(吴肇轩 饰)一对父子的故事,道出栋笃笑最核心的精神:“我绝对希望观众捉到栋笃笑的精神,如何将逆境变为喜剧,将逆境变成与大家谈笑风生的题材。因为人生充满逆境,就算现在雨过天晴,但太阳始终会升起、会落山。如果没有这种栋笃笑的精神,人生实在太痛苦了。”区焯文笑言许多人以为栋笃笑只是在舞台上“讲Gag”,但其实背后的精神是要有所经历,跌得有多深、讲出来的笑话便会获得最响亮的笑声。导演引用另一位偶像的名言说明:“差利卓别灵也说‘最好的喜剧由悲剧衍生出来’这是一种反差。除了是一种栋笃笑的精神,亦是人面对逆境的精神。”更表示是自己的人生哲学,了解到栋笃笑精神后便不谋而合。
由袁富华饰演智障单亲父:不二之选
袁富华在《说笑之人》里饰演的轻度智障单亲爸爸华哥,是电影的最大亮点,区焯文导演亦透过简单的戏名尝试投射出两种解读的角度:“《说笑之人》表面上好像在讲轩仔(詹卓文),一个在舞台上讲笑话的人;而Ben哥(詹家华)则在社会中是个‘被笑之人’,被人笑、看不起,但我正正想说真正现实中的说笑之人其实是Ben哥(的角色)。一个令大家欢乐、温暖、感动的才是说笑之人。”区导表示过去看过许多Ben哥的戏,认为他拥有一种在写实演出里,带出欢乐及娱乐性的能力,更表示:“起初我设定一个有轻度智障的单亲爸爸、养大一个儿子的角色,我要找一位演员能够担起这个重任,Ben哥就是不二之选!”
写作剧本期间设计好华哥一角,在袁富华的演绎下,区焯文表示惊喜处处:“观众所见的华哥,其实有许多Ben哥的input在当中,我们经过许多沟通,他亦给予许多意见,甚至连华哥的病症他也为我雕琢得很细致。”导演更举例:“去到临终前,华哥连吞咽也有问题,他做得很细致,观众着眼看华哥的人生历程,也足够回味,看几次才能发现他的细节位。我写也没有写得这么仔细,但Ben哥在演绎时赋予这个角色立体感与层次。”
撞名男主角
吴肇轩饰演的男主角名为詹卓文,与导演区焯文的名字同音异字,区焯文笑指:“因为我这部戏希望返回最原始、心底触动到我的事,除了栋笃笑表演者的辛酸、背后的精神外,最触动到我自己的元素,包括荃湾——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我的母校中学——许多悲欢离合、走堂出猫在里面发生;最重要是我与父亲的关系。”
区焯文谈及父亲的职业,令父子早年相处机会较少:“我爸爸是一位中港司机,好少机会见面,在他退休后才有时间食饭、沟通,我才发现原来爸爸之前默默为这个家付出了许多!”他直言中港司机大多于60至65岁退休,然而父亲却工作至70岁,他起初只感到好奇,后来才发现当年因为自己还在求学当中,父亲便走法律罅延续中港司机工作,当时甚至颇提心吊胆。区焯文分享自己的故事后坦言:“我抚心自问,甚么关系最能打动我?父子的关系最能打动我,于是我便写一对父子的故事。”
子华封咪后
黄子华于2018年举行《金盆𠺘口》后宣布封咪,在26场栋笃笑后接受访问时,黄子华曾言:“我谂好多嘢已经笑唔出,唔知点笑,大势系悲观。”对于子华神因此而封咪,态度上与《说笑之人》里栋笃笑最核心的精神存在差异,区焯文表示:“这部戏与子华神封咪后,再有所发展。轩仔的角色也曾说自己的人生很惨,父亲有病、成世被人笑,连同学也知道,这些悲惨的经历缠绕着他,令他无法再讲笑话,正正是这部戏最难搞的死结。”
对于悲观心理,区焯文表示:“人生悲惨的事占大多数,如果能力面对自己悲惨、阴暗的一面,能够放在舞台上与大家分享,不论是否好笑,已经突破了自己,是一种心理的挣扎。”他亦表示詹卓文的结局,亦反映电影的着眼点:“我并非要讲一个栋笃笑天皇巨星的诞生,不是结局要有一个红馆骚,最后仍然在一间小酒吧被讲栋笃笑,最重要是他得到自己的生活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