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毒3|导演邱礼涛从不介意戏名 “有人话《黑白道》Cheap”
云集刘青云、郭富城、古天乐三大影帝主演,由邱礼涛执导香港警匪动作电影《扫毒3:人在天涯》,已于7月27日上映。电影延续两部前作缉毒题材,直捣金三角毒枭大本营,爆发连场争扎于任务与兄弟之间的交战,并以前所未见的战争片级数枪战作结。曾执导《扫毒2:天地对决》的香港资深导演,为新作接受《香港01》专访,分享拍摄《扫毒3:人在天涯》的艰辛,以及承继已故陈木胜导演开山作的心路历程。
对于再次拍摄《扫毒》系列作品,邱礼涛导演笑言自己对戏名并不执着,表示:“对我而言,这是拍摄一部缉毒、逮捕毒贩的警匪片,叫《扫毒》全因现在流行使用IP(知识产权)嘛!当然拍摄《扫毒3》亦因为《扫毒2》的票房成绩不错,所以老板认为可以拍,我觉得只是电影名称而已!”
“我恨拍戏!无谓为咗片名与老板争持”
对于电影延续《扫毒》的IP,相信不少影迷会因为前作的成功与观映刺激而入场,亦多少会与前作比较,邱礼涛表示自己的心态差异甚大:“我自己没有去比较,亦不容让自己进行比较,但观众观映、进行比较,就完全没有问题。”他笑指电影就是为大众拍摄,有比较非常正常,亦轻松地笑指:“如果我怕比较,《扫毒2》的时候便不会接手拍摄!”对于当年接手拍摄《扫毒2》的心境,邱礼涛表示:“因为我都‘恨拍戏’!有时无谓为了片名与老板争持,许多时候要与老板、演员洽谈的时候,片名一类我(先后次序上)放得很后。”
“片名又不是时辰八字要Check过!”
提到电影名称,邱礼涛再以自己前作为例:“我拍《黑白道》,没有《无间道》的话老板未必会让我拍《黑白道》,我没有所谓,跟风就跟风!最重要我有机会拍一部我想拍的电影就好了!《黑白道》当日被人觉得Cheap!《黑白森林》加《无间道》嘛!戏名而已!如果我不肯叫这个片名,他不让我开拍,我与他争拗有意思吗?片名又不是时辰八字要Check过!我没有这些迷信!”
近年拍摄《扫毒》系列及《拆弹专家》系列,邱礼涛发掘了不少香港电影鲜见的警匪题材,早前完成《海关战线》的邱导,表示对纪律部队题材感兴趣:“拍摄动作片,纪录部队有动作场面便顺理成章。其实许多专业或职业我都有拍摄过,例如我以前拍过性工作者(《性工作者十日谈》、《性工作者2:我不卖身、我卖子宫》)、拍摄过记者,《雏妓》里面阿Sa(蔡卓妍)便是记者,因为我自小便想成为记者,当然电影被第二个题目抢去了注意力。许多职业也有趣味性,八卦也好、猎奇也好,有时都会想了解某个职业的工作。”
毒贩与警察感情太好不能过审
提及纪律部队,邱礼涛导演分享了一则有关前作的趣事:“《扫毒2》原意我是想拍一部没有警察的缉毒电影,但要完全没有警察、单单拍摄反派人物,无法通过内地的审查。起初只有很少戏份,审查后再逐渐添加。其实《扫毒3》也面对一样的问题,剧情里毒贩与警察感情很好,又不能过审,起初剧本便审查修改了许多次。”
对于电影审查,邱导坦言总会影响到剧情,导致偏离原初的主轴,然而他亦提到国外的例子:“有一位伊朗导演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国际知名、神级导演,他在伊朗拍电影比我们更难!他们也能够拍摄质素这么高的电影。刚刚那位《伊朗的士笑看人生》的导演巴纳希(Jahar Panahi),现在正被监禁,他们面对这样的环境也能拍电影,我们比他幸福得多!”
想拍香港战争题材
《扫毒3:人在天涯》不论动作场面、规模均比前作大,结尾枪战更媲美战争电影,邱导笑指没有刻意挑战自己的想法:“我没拍摄过类似战争的场面,但真的百份之二百没有想过要拍摄战争场面而去制作。问题在于,金三角里都是军阀式的毒枭,有几千到过万的雇佣兵,你找甚么部队去对抗呢?最后都只有派军队!所以纯粹为了合理性,创作阶段撰写时,便发现要这样拍。”对于拍摄战争主题的电影,邱导亦透露现在正在准备一部战争片,虽然未知有没有机会开拍,但题材围绕香港十八日战争。
在疫情期间拍摄,邱导回想到对制作的影响,他表示起初打算远赴泰国拍摄,但疫情爆发下酒店不能招待旅客,造成制作上的阻力。于是邱导便考虑到内地拍挕:“最初计划在云南拍摄,因为类近缅典、泰国,气候与植物等元素相近,但在西双版纳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搭建村寨一景,所以在惠州找到地点,岂知在惠州搭景搭到一半,疫情又再爆发,唯有壮士断臂,搭了一半的村寨,决定回香港拍摄。”邱导表示,在《扫毒2:人在天涯》里,戴金荣村寨的部分于流浮山拍摄,其他“泰国”外景则于西双版纳拍摄。
对于大规模搭建外景,邱礼涛导演自言并非首次,拍摄电影多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则是《叶问:终极一战》里的老香港:“如果计经我手的搭景,最劲的搭景是《叶问:终极一战》里的旧香港!后来成为了影城,占地极大,更搭建了十四个月之久。”邱导更开玩笑指:“我当时发觉原来我是做房地产,每个礼拜上佛山一次!那条马路要多阔、眼看以为很宽阔,但当两边建起楼宇后,便发觉怎么变得这么窄?很怕汽车不能够转弯。”邱导表示影城耗资巨大,后来不断被翻拍使用,作品包括《追龙》及其他影视作品。
至于与扎根于香港多年,亦曾北上拍摄电影,邱礼涛表示香港电影工作者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优势就是快!变通能力高!直到现在亦一样。对于香港电影人,外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香港电影人好劲;另一种则觉得好癫,不会借鉴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