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回廊专访︱杨伟伦投入角色不梦幻 麦沛东︰增肥比减肥辛苦
香港奇案电影《正义回廊》将于10月27日上映,电影优先场吸引大批观众入场,亦为电影造就极高呼声,观众亦对杨伟伦、麦沛东两位於戏中饰演嫌疑杀人犯的男主角演技一致认同。《正义回廊》故事改编自2013年发生的大角咀双尸奇案,并由杨伟伦与麦沛东饰演杀人案疑犯,林海峰与苏玉华饰演两人的辩护律师,在电影中重组法庭对峙、奇案发生经过等精彩桥段。
早前,杨伟伦(阿卵)与麦沛东(阿东)一同接受《香港01》专访,与观众分享他们首度担正的拍摄经历、电影制作的细节以及他们对演技的理解。
二刷三刷的理由
首度担正电影,杨伟伦与麦沛东双双指出电影团队不论导演、演员、摄影师以及不少成员也首次拍摄电影,团队各成员均力臻完美,投放了大量心血,亦不计较拍摄超出原定时间,务求电影能够拍得更好的效果。饰演唐文奇一角的阿东表示:“唐文奇这个角色不论服装、化妆,其实也富有细节、非常细致。我记得有一场戏,我落的士、跑入公厕,便拍了三四小时,因为摄影师不断改良镜头拍法。”
阿东一脸认真地指:“我觉得看一次真的不够,我们不是开玩笑、骗观众入场,而是会发觉在我做戏时,从阿卵的反应可以得到更多提示,更了解两位人物性格。”与阿东合作戏分极多,饰演弑杀双亲的凶手张显宗一角的阿卵则补充指:“因为戏里除了人物性格,还有更多法庭审讯的桥段,观众能够在当中不断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抱持不同的角度或理解去观映,将会有不同的得着,而且看到更多细节。”
阿东亦赞扬《正义回廊》的摄影师非常用心地追求每一个镜头的美感:“我们的摄影师非常生动,他同一场戏会拍摄不同的角度,透过反射或镜像可以看到我们的样貌表情。观众第一次观映可能会集中在剧情部分,第二次观映便能够留意到他们的功架。”
增肥比减肥辛苦
为了角色形象更贴近原型人物,阿东为电影积极增磅:“之前与阿卵拍《妈妈的神奇小子》饰演运动员,因为要减肥,所以由170磅减至150磅。但到了唐文奇这个角色,我便要增肥,因为我们发现原型人物比较‘大只’,导演于是便说要我‘越肥越好’,于是用了两个月不断进食,将自己‘谷’到二百磅,但其实过程毫不享受。两个月里我‘冇肚饿过’,一有空我便在进食,一日吃五六餐,将可乐当水饮。其实增肥比减肥更辛苦,也会担心自己三高的问题。”
在服装方面,美术团队为阿东准备宽松的衣服,令他显得更“大嚿”。至于化妆,阿东亦指出戏里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不知道观众会否留意到,其实戏内我剃去了一边的眼眉,然后用胶水造一条疤痕;在嘴角亦有一些皮;又长期会在脸上涂上凡士林,感觉油光满面,种种设计配合下,为角色营造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拍摄《正义回廊》期间,剧组经常不日不夜地拍摄,阿东笑指:“最有趣的事,涂凡士林的两个月中,就算因为拍摄挨更抵夜,我也没有爆疮。我们的拍摄时间颇长,特别是拍摄分尸的戏份,由早上九时拍摄至零晨三四时,第二天化妆通告时间早上五时,基本上我回家洗澡、补眠一小时便要继续拍摄。”
入戏与出戏
杨伟伦与麦沛东均为舞台剧演员出身,在拍摄电影前,早已累积不少演出经验,亦对演技有一定心得。阿卵提到拍摄电影比演出舞台剧入戏程度更深,并出乎自己所料:“其实拍摄到某一个时段,我有一次到洗手间,在照镜时也被自己吓到,真的有点恐怖。”
认识阿卵多年的阿东,亦指他明显留意到阿卵的变化:“我有向他提及过,他在拍摄期间的眼神改变了,因为我认识阿卵多年,合作次数也非常多,所以会留意到他的眼神与平时有分别。”阿卵解释指:“因为长期投入在角色该状态下,会对你造成一定影响,在心情、精神状态上,自自然然产生了一种眼光、一个状态,看事物的眼神会有所改变。”
阿东在入戏上,亦因为前期制作阶段已投入大量时间研究角色,所以能够进入状态:“进入角色时,你说的每一句说话,也会与你的角色相同。记得拍摄最后一场‘访问片段’戏份时,剧本只有原型片段的四分一左右,但何爵天导演即场提议拍摄完整版,问我会否需要完整片段剧本,但因为我准备角色时已经将该片段看得非常熟,所以已经能够自行还原片段。”
对于入戏与摆脱角色,不少观众亦有一番想像与迷思,阿卵则笑指:“其实演员无法梦幻地入戏与出戏,作为演员也要用自己的角度进入角色,寻找角色与演员个人思考的共通点,强化想像,令自己与角色变得类近。例如张显宗这个角色,由自卑变成自大,而我自己亦有自卑与自大的时间,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于是便假设自己如果困在自卑、无法发展的情况下生活多年,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同样演出经验丰富的阿东,亦有自己一套处理角色的方法:“反而我会更专注,在拍摄完结后审视自己当日的表现、角色与剧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明天拍摄的部分又应该如何发挥。专注于工作当中,便能够更分清楚角色与自己,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不会过分投入于其中。”
在拍摄未牵涉自己的戏份时,阿卵与阿东亦会与导演观察对方的演出,适时提出意见,阿卵指出:“我会与导演在屏幕前看阿东的拍摄戏份,拍完便一起研究对方的表现,提出某处可以调高或调低发挥的能量,相反亦然,阿东亦会适当地向我提出意见。”
而拍摄过程中,阿卵与阿东亦未有在演绎方法上有相反意见或冲突,阿卵表示:“在拍摄前我们已花了许多时间对戏,在主要人物上已有共同的方向与共识,所以到现场已经不会在演绎方向上争执。只是因为我们互相信任对方的眼光,所以会互相就细节提出调整意见。”
模仿与演绎
由于《正义回廊》改编自真人真事,对于模仿与创意作演绎之间,阿卵亦历经一段思考与研究的阶段:“其实我只有在拍摄‘寻亲访问’的片段时,才有模仿的做法。至于其余部份,我曾与监制、导演商讨过,并不需要按照原型人物进行演绎,首先不要阻碍演技发挥;其次因为并非纪录片,我们只是参考案件及人物讲述我们的故事,所以不需要刻意完全还原。甚至我们讨论过是否需要与原型人物见面,但最后大家也认为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反而可能有机会影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