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无明.影评】最可怕亦是最真实 你愿意拥抱精神病患吗?
《一念无明》自上映以来好评如潮,演员演技出色、编剧与导演的功力不在话下,若要以一词说出《一念无明》的成功之处,我会认为是因为整部戏的“真实”。最可怕的电影不是恐怖、鬼怪电影,而是它把现实发生的沉重事情赤裸裸地展现在你眼前。《一念无明》因为真实,所以沉重,让你看的时候有压抑的心情。不像《星声梦里人》般,很多人看过一次后,会想再看第二、第三次。《一念无明》是部好电影,但会有种让你不敢看第二次的感觉。
近年香港电影似乎多了一种由年轻人的角度,去反映社会面貌的情况。《十年》、《树大招风》、《一念无明》都是这类型的电影。《一念无明》是由陈楚珩、黄进这两位年青编剧与导演所阐释的香港社会情况。而它非常成功地引起社会大众对精神病患的反思,电影引发的连锁效应是可以很大的,《一念无明》正是近期的表表者。
很多人看过《一念无明》后都会感到心情郁闷,电影制作组的各成员固然都功不可没,但最重要的是在这不足两小时的时间中,你既观看了一个躁郁症病人的日常困难,同时亦审视了自己一遍。看毕后,你或许都会问自己平时如何看待精神病患者。如果有人突然边哭,边猛啃朱古力,你会如何自处呢?拍片放上社交网站?急步离开害怕他忽然发疯攻击别人?站在一旁“食花生”?有多少人会愿意向一个精神病患伸出援手呢?易地而处,若有一个患躁郁症而且曾错手杀死自己母亲的人,与你住在同一屋簷下,你会感到害怕吗?今日你看完戏后,可能会痛斥戏中逼志伟与乐仔搬屋的邻居们,可能会对志伟暗藏锤仔防自己的儿子感到厌恶。但抚心自问,你又愿意拥抱他们吗?
又有很多人觉得教会那一幕很真实,觉得阿东很惨,被Jenny、被教会在其已伤痕累累的心上多补一刀,更甚者有人会觉得这幕把教会的虚伪与丑恶展示出来。但当你同情阿东的时候,你又有同情Jenny吗?幸福的幻想在一瞬间破灭之余,还要替阿东处理巨额的债务,而Jenny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若果不是教会、神给予她一个寄托与安慰,她会发生什么事实在不敢想像。教会虚伪吗?子非鱼,又如何得知教徒们不是诚心为阿东祈祷呢?又如何知道Jenny不是真心尝试原谅阿东呢?《一念无明》使人反思自己,同时亦反思信仰、宗教,所谓的真心可以轻易判定吗?宗教所能给予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很强大。不过若就结果论而言,阿东的确是被伤害多次。
恐惧源自于不了解,《一念无明》正是一个好机会让大众去了解这一班饱受歧视的小众。其实教育一般大众对精神病患的了解,应该是政府的责任。但不知怎的,现在倒由一套电影去让观众思考这个问题。《一念无明》上映已一星期,政府部门似乎都无意欲趁著其威势好好宣扬一下,如何对待这群小众。香港对精神病患者不论在配套上,还是在教育上都非常落后,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生于香港的压力有多大。或许我们是时候想像,若有天身边有一位“阿东”,你会如何对待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