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凶间专访|珍惜港产片复潮 庄澄、邓汉强︰唔好再令观众失望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初爆发,爆发初期,全世界瘫痪,凡与人有关的行业都受波及,其中最严重的有电影业。戏院关门令影片冇出路,而拍摄工作本身更是人群聚集的活动,还加上内地疫情同样严峻,剧本审批过程受阻,电影开拍无了期押后,大家是否只可坐以待毙?
同一时间,两位著名电影人,《无间道》系列监制庄澄先生,与《寒战》制作人邓汉强先生,竟走在一起埋首监制一部传统港式惊栗片,以三个奇幻故事合成一片,即是似97年的《回转寿尸》与十年前的《迷离夜》?没错,亦正正是两位的力作。
疫情下的自救项目
由寰亚电影与悦目映画联手出品的惊悚电影《失衡凶间》,集合三位经验丰富导演陈果、冯志强、许业生,为《失衡凶间》拍摄三个不同的诡异故事,分别有《死场》、《唐楼》以及《暗角》。这种一片拆三的模式,是最典型的港式惊栗故事,早在1997年,庄澄先生便监制过一部《回旋寿尸》,导演是叶伟信,编剧有谷德昭、陈嘉上,幕前更有黄秋生、罗兰、徐锦江、林晓峰,当年是小本制作,200万起货,结果票房收$550万,人人有工开又不用老板蚀钱,就是这个经验,开一部戏令人人有工开,比口头说抗疫更为首要。
港产片仍有优势
监制邓汉强亦留意到,疫情前几部大制作如《明日战记》、《神探大战》,拍毕好几年但碍于审批制度和市场环境,统统要等待上画,在资金回流上是一大问题。邓汉强︰“正好当时在澳大利亚拍毕一部大型合拍片,返港后又未能即时返内地,于是想到大可以趁机开拍一些本土电影,起初想全数起用新导演,但希望公司有信心,于是又邀来陈果及冯志强。”一部戏三个故事,工作量未至于三部戏,但都差无几,可说吃力,但庆幸自己感到讨好。“我发现这样的规模都做到部戏出来,虽然不似去五星级酒店用膳这么华丽,但都是去茶餐厅叫自己喜欢的菜式,都有满足感。”
港产片死在剧本上
25年前,庄澄先生监制过《回转寿尸》,当中的经验来到今天依然受用。“这类一拆三的电影,条数好难计,所以我要求要有故事,有剧本,才可确保质素。”早在90年代,庄澄已担任电影公司的把关工作,想投资开戏要先睇剧本,这已是行内见称。“他们不时说,有个四眼仔好麻烦,因为我经常要求睇剧本先。其实当年新艺城一路赢嘉禾,就是麦嘉睇剧本睇得好紧,他会拎支红笔好似老师改簿一样修改问问题,更沿用了奋斗房那种集体创作力。如果不看故事,便决定开拍一部戏,其实好奇怪,亦是当年香港电影衰落原因。”
庄澄又提到,当年港片可卖埠台湾,不少片商会听足台湾老板要求,既要大明星,又要大量动作场面,“台湾片商会拿秒表同你计套戏有几多动作场面,不知是慢性定急性自杀。”
票房以外的得著
电影是商业活动,开戏自然要想赚大钱,但近十年,开本土电影等于蚀钱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事,虽然令人人有工开是好事,但除了这还有甚么回报是值得去做?庄澄︰“电影公司拍大片去赚钱,天经地义,但以我们公司一部《九龙城寨》来算,2016年开始筹备,拍完到后期至今仍未能面世,如果一间公司只拍这类戏,不单会断层,直情会冇人!所以不是使命感这么伟大,是要培育人才。《失衡凶间》未上画,先获香港国际电影节认作首映,更获邀参与海外电影节,某层面看金钱就算没太大回报,但满足感是无限。
香港电影复潮
近月香港掀起一股力撑香港电影潮,小至《缘路山旮旯》,大至《明日战记》,大家都纷纷入场要大力支持。两位监制看到自然欢喜,同时亦想到要珍惜这份力量,不可再令观众失望。邓汉强︰“睇开英超点解会睇番港联,未讲脚法,跑都跑到好似慢镜头一样。其实电影都一样,制作上未必畀到荷里活级数,但创作上是可以做到,起码有一份情怀,又见到条弥敦道,亲切点。我都希望观众多一分包容,但不用盲撑,盲撑只限一两部,有大家肯支持作品,质素才会慢慢向上,票房好一点,投资者又会有信心再投资。”
至于庄澄,坦言大家热衷去撑港产片是好事,但强调不可以再令观众失望。“他们失望的,多数是来自大片,很多老板仍停留在要这个演员,那个演员,走在一起稳稳阵阵拍套警匪片便可,其实观众不会再觉得新鲜。早年首部剧情片受追捧,就是因为给予观众新体验,有新鲜感。”《失衡凶间》即将上画,但原来两位已密密开工,完成了《失衡凶间》2及3。庄澄︰“下一部系会加入血腥、暴力元素,因为类型电影比较易走出香港,希望再次令香港电影去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