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与野兽】同志情节原由众说纷纭 传为纪念逝世爱滋填词人?

撰文: 罗伟强
出版:更新:

《美女与野兽》上映前后都引起各界广泛议论,当中争议最多的自是同性恋议题,各界就着电影中点到即止的同性恋情节争持不下。俄罗斯禁止16岁以下人士观看,马来西亚无限期推迟公映,连香港都有办学及宗教团体公开呼吁家长勿带小朋友观看此经典动画改编。但又有几多人知道,原来〈Beauty and the Beast〉的填词人Howard Ashman本是同志,更因感染爱滋病而离世呢?

Lefou对Gaston的倾慕之情引起部分人的不满。
〈Beauty and the Beast〉填词人Howard Ashman(Youtube图片)

Howard Ashman有几威?

Howard Ashman主要的成就与贡献在于为迪士尼动画的音乐填词。1988年确诊感染HIV的他,依然不断创作,分别为《小鱼仙》、《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等经典迪士尼动画乐曲填词。这几套动画的歌曲为他夺得包括奥斯卡金像奖、葛莱美奖、金球奖等多项殊荣。

Howard Ashman无缘见证《美女与野兽》的成功。(《美女与野兽》海报)

遗憾未能见证《美女与野兽》成功

Howard于1991年3月14日与世长辞。当时HIV仍未有对应的治疗方法,鸡尾酒疗法要到1995年才发明以抵抗这种不治之症。《美女与野兽》一直到1991年11月22日才在美国公映,作为幕后功臣的Howard未能亲眼见证电影成功,甚是可惜。而各大颁奖礼上,虽然《美女与野兽》夺下多个音乐大奖,但Howard均无缘参与。

Howard歌词的意义

主题曲〈Beauty and the Beast〉中的一些歌词,如“Ever just the same”、“Finding you can change”、“Learning you were wrong”仿佛就是跟大家说同性恋、HIV带菌者并不可怕,其实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就如故事中的野兽般温柔可靠。当观点改变时,世人就可以如贝儿般接受对方。

〈Beauty and the Beast〉歌词仿佛就是跟大家说同性恋、HIV带菌者并不可怕。

另一首歌〈Kill the Beast〉中,提到“We don't like what we don't understand and in fact it scares us”恰似在说正正因为人们恐惧他们不了解的东西,就如故事中村民不了解野兽与魔法,故现实中出现恐同和爱滋病患者被大众歧视的情况。患有疾病、染有咀咒本身已经是可怜的事情,但最可怕的是旁人不单没有给予安慰,反而补上几刀,使这些病患者身心俱损。

《美女与野兽》导演Bill Condon(Getty Images)

真人版为纪念Howard?

迪士尼破天荒加入同性恋情节于《美女与野兽》,原因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法就指是为了纪念Howard Ashman,不过导演Bill Condon从未正面证实过,但他曾于访问中感激Howard Ashman创作出如此精彩,富有深层意义的歌词。然而一些国家、社会的回响似乎说明,Howard渴望得到大家认同的夙愿,在26年后仍未达成。

系上红丝带的奥斯卡

1992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美女与野兽》主题曲〈Beauty and the Beast〉取得“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的桂冠,为纪念已溘然离世的Howard,颁奖嘉宾Shirley MacLaine及Liza May Minnelli都分别穿上红衣服及系上红丝带,而两位都是同志友好人士,对同志平权不遗余力。除了她们外,台下的各界人士很多都有系上红丝带,场外亦同时进行著LGBT的示威活动。Howard的得奖除了是对他本人的尊重外,亦深具意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