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电影复制爱女剧情惹娈童争议 童星母证没过界︰允许这样做

撰文: 王诵贤
出版:更新:

由奥地利女导演Sandra Wollner执导的科幻电影《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早前在第70届柏林影展上举行首映礼,电影还入围角逐Encounters奖项。虽然电影最后与奖项擦身而过,却引起社会关注及网络上激烈讨论,让导演不得不开腔回应部份指控,究竟甚么原因引起这么大回回响?

10岁童星Lena Watson饰演人型机械人Ellie。(《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剧照)

《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是一部科幻电影,由10岁女童星Lena Watson饰演人型机械人Ellie,而她与人类父亲同住。父亲可以透过编写程式,让Ellie回忆起曾经经历的所有事情。至于为何父亲会与人型机械人同住?原来父亲的真实女儿在十年前失踪,因为对女儿不舍,于是制造了人型机械人,并跟足女儿样子复制。虽然女儿看起来是人型机械人,但她有时会发梦,与真人无异。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亲情电影,那么你就大错特错。

《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早前在第70届柏林影展上举行首映礼,但却有观众离场抗议。(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 Facebook 图片)

旧作同遭离场抗议
戏中父亲虽然为人型机械人Ellie植入原本女儿的回忆,但可惜这些经历对于Ellie来说根本没有意义。而父亲也因这些往事及回忆,发展出一段不伦恋。之后电影涉及不少裸露镜头,而在柏林影展举行首映礼期间,据报有不少观众看到这些不安画面而纷纷离场。最终,电影被狠批“宣传娈童癖作品”,甚至有评论认为《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把娈童癖议题带到主流电影。Sandra Wollner对此见惯不怪,因为她另一部作品《The Impossible Picture》,亦同样遭观众抗议离场,可是这电影在IMDb获得7.4的高分。

在2016年上映的《The Impossible Picture》,导演Sandra Wollner也曾遇上观众离场抗议。(《The Impossible Picture》剧照)

拍摄手法尽量避忌
至于今次再受争议,引述《The Hollywood Reporter》报道,其实导演Sandra Wollner非常“害怕”用一个童星来担任这角色。她特别提到创作剧本时,原定人型机械人Ellie的角色设定是20岁,之后亦将过份的性爱场面删改后,才决定起用Lena Watson。Sandra Wollner还指出,Lena Watson的父母“非常开明”,及“明白她们的想法”并“允许她们这样做”。

人型机械人Ellie与父亲的不伦恋惹争议,还遭批评电影是“宣传恋童癖的作品”。(《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剧照)
+12

外媒盛赞︰沧海遗珠
当然Lena Watson在戏中的所有全裸画面,都是透过后制呈现出来,现场她是穿著比坚尼,并在VFX的情况下拍摄:“当时她还需要戴著矽胶面具和假发,而且为了仅隐藏童星的真实身份,我们还找来另一位女演员模仿其角色。”Sandra Wollner最后还提到,Lena Watson的父母在拍摄时全程在旁,而她从没有裸露身体,或见到其他演员的裸体。面对这么大争议,但亦有媒体力撑,《The Hollywood Reporter》形容电影是“沧海遗珠”,称:“这部电影最让人著迷之处是用机械人的视角看世界,我们无需要判断、关心及定义这视角。”

《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在柏林影展上举行首映礼,虽然电影遭狠批,但仍获不少外媒力撑。(《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