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映画】《无名》 记录人海中的一个路边摊贩

撰文: 谢雅妍
出版:更新:
15岁那年跟随双亲来北京定居的他,事隔多年,如今已成家的他只想赚钱糊口。(网上图片)

一句走鬼。炸大肠、臭豆腐、碗仔翅、鱼蛋、鸡串、鱿鱼立刻在你面前惊惶失措。定神再擡头一看,木头车仔档以九秒九的速度离场,只留下你和空虚的肚子。街边有架木头车,早已成为香港人的回忆。它没有店名,不是大快活,也不是大家乐。推车仔的,叫做无名。

导演张景春的《无名》有着一个无名的故事。生于1985年的他,15岁那年,跟随双亲从河南来到北京生活。一直打工、打工,直到某一天,他想靠自己双手闯天下,决定推车仔,卖手抓饼又卖冷面。由学煎饼到路边摆档,再到想办法吸引人潮,为求生意好,他不断自我检讨。尽管冒着城管以扰乱公共秩序之名驱逐,甚至拘捕小贩的风险,下有年幼子女的他,只知道没有钱就没有面子,为谋生计只得拼命。

如今每当想到中国,围绕四周的尽是土豪、拖喼、奶粉、自由行。除了它们,好像什么都不是。《无名》虽然只能勾勒一个小贩的轮廓,但它提醒观众:在十几亿的人海中,有很多很多无名在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