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会】连Starbucks都暗藏隐喻? 回顾10大彩蛋仲有幕后秘闻
大卫芬查(David Fincher)执导的《搏击会》(Fight Club)在本月迎来上映的20周年。这部由毕彼特(Brad Pitt)以及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主演的电影,就算以现代的标准来看,仍然充满著相当前卫大胆的风格。
但其实最初上映时,并没有获得广大的回响——是直到发行家用影碟版本之后,才渐渐受到注目。到了现在,本片已经成为许多影迷心目中的经典之作。而片中所批判的许多社会现象,至今仍然十分犀利。
《搏击会》其中一个最令观众们难忘的特色,那就是在电影结局时,揭露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真相。但事实上,电影从头到尾都充满各种暗示,而当观众们已经得知电影的谜底、并再次观赏时,会惊讶地发现许多第一次没有发现的秘密。
以下整理10个与《搏击会》有关的细节和幕后秘密:
一、开头警语(THE OPENING WARNING)
其实,早在连电影开头画面都还没出现前,就已经暗藏端倪。虽然许多观众可能根本不会去注意、又或是一眨眼就过去了,但如果在开头版权宣告结束后、于第三个出现的“警语”按下暂停,就会看到片中角色“泰勒德顿”(Tyler Durden)留给观众们的一段话(按图):
二、开头片段(THE TITLE SEQUENCE)
在最初的计划中,《搏击会》的开场片段原本只会出现一声枪响,接著就出现泰勒将枪口对准叙事者的嘴巴之画面。但大卫芬查又额外花了75万美元的预算,来创作另一个不同版本的开场。而这个全新的片段,也就是最终所采用的版本——能看到导演、制作片商和演员的名字出现在一个CGI动画的脑袋内部中——如实呈现出叙事者的恐慌。接著,才出现叙事者被枪抵著嘴巴的画面。
然而,在电影中的某个片段,叙事者提到了“没有恐惧、没有焦躁。可以让那些不重要的事情真正离开的能力。”——正是《搏击会》全片相当重要的概念之一。不论是原作者Chuck Palahniuk或是导演大卫芬查,都并不是要人忽视“恐惧”。毕竟,恐惧是生物的本能反应。重点在于:了解自己的恐惧,并妥善利用,然后超越它。《搏击会》的开头和结尾,皆围绕在这种恐惧之上。
三、泰勒,到处都是泰勒(TYLER, TYLER EVERYWHERE)
当观众们初见到诺顿饰演的“叙事者”时,他是个一板一眼的上班族,有严重的失眠、也不太喜欢自己的工作。而他为了要填满自己心中的无底空洞,便竭尽所能、疯狂购买各种IKEA家俱——直到他第一次见到泰勒德顿。
然而,在这两位角色正式见面之前,眼利的观众其实能发现:这位由毕彼特饰演的角色,老早就出现在电影中了。他在开场不久,就曾经在画面里“一闪而过”四次,甚至出现在电视的某个广告上。
四、经过多少时间(HOW MUCH TIME HAS PASSED)
当“叙事者”睡著时,他就成为泰勒德顿——这是用来划分这两位角色的基本方式。随著泰勒这个“人格”变得越来越强烈,他占据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而在这段时间他可以做到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但“时间到底流逝了多久”,则没有太过明确的暗示、亦没有明显的基准可以观察。
一直到片中发生车祸的片段:当叙事者被拉出汽车残骸时,他的头上出现了明显血痕。但在下个镜头中,他躺在床上、伤口稍微愈合了,但依然清晰可见。接著,电影创造出“过了一个晚上”的错觉。而当早晨叙事者再度醒来,他头上的伤口已经不见了⋯⋯暗示他已经“睡著”很长一段时间。
点图看其余六个惊人彩蛋与幕后秘闻▼
延伸阅读:
【电影背后】让大卫芬奇告诉你,经典神作《斗阵俱乐部》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秘辛
此话不假!布莱德彼特 & 爱德华纽顿:《斗阵俱乐部》曾遭到观众“嘘爆”
【本文由“电影神搜”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