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影评】硬科幻破绽劲多 胜在靠吴京救世界够亲切?
《流浪地球》是内地新年档期的现象级电影。果然,电影开画短短一星期就拿下20亿票房,成为今年春节档期的救市王。却没想到,观影者的评论会如此两极对立——赞的人狂赞,踩的人狂踩。当然,这部电影的确有很明显的优缺点,一味极端的去看恐怕不妥。
《流浪地球》在豆瓣网评分7.9,比之前有所滑落,仍然是今年内地贺岁片中评分最高的。但大批一星差评来自类似“只要出现吴京,就是烂片”的声音。同时,另一批人攻陷了豆瓣APP的评论,因为不接受这样的差评。至此,针对《流浪地球》的现象级讨论,已经脱离电影本身。
作为一个资深科幻迷,笔者在《流浪地球》一上映便立即去捧场,几乎全场爆满,坐进了满满的影厅的第二排,仰着头,以一种很不舒服的姿态看完了125分钟。看毕以后的感觉是,这部电影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一味选择对问题视而不见是不公平的。首先,谈谈大家都能看到的问题。
吴京、吴孟达为《流浪地球》香港观众带来熟悉感!按图看其他卡士▼
距离硬科幻 还差了不止一点
早在《流浪地球》的小说发表的时候,原作者刘慈欣就已经面临着来自理科生的各种质疑了。小说中,本来就有物理、地理和地质的硬伤。刘慈欣写到,行星发动机都架设在亚洲和美洲大陆,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版块结构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但是,落到具体的地点,各种地质缺陷就显现出来了。以杭州为例,其平原区均是黏性土层和粉砂土层,光是修建地铁就已极难,更何况要支撑高达上万米的行星发动机?而电影后半段的印尼苏拉威西岛(Sulawesi),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岩带,是火山。这样的“硬伤”,在电影中比比皆是。
尤其是木星被点燃、爆炸,所产生的推力是否能在将地球炸开的同时又不伤及地球呢?地球的大气被木星所捕获,到底会对人类造成何种伤害?上百位救援队员一起推“撞针”又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同济大学教授许鹏,列举了至少10多处影片中的科学常识错误。在他看来,普通人能够接受1-2个大的、突破科学常识的假设和幻想。
如果违背科学基本原理的场面实在太多,特别是在毫无必要的地方,就是烂片一部。
人物脸谱化 缺少情感
对于多数普通观众来说,可以不执着于电影是否硬科幻。但是人物脸谱化,和剧情上的漏洞就很容易察觉到。《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早期作品,偏向宏大叙事,却缺乏作为个体人的表现。导演郭帆改编时,主打亲情和回家,非常讨巧。但每一个人物都是蜻蜓点水,停留于表面。
太空人刘培强(吴京饰)要在太空站值最后一天班、然后回到地球去——这个前设一定下来,我们就知道,这个人物必死无疑。他爱家、挂念儿子刘启(屈楚萧饰),但是,他和儿子的深切情感关联,缺少细节的说服力。在《星际启示录》里,库珀(马修麦康纳希饰)对儿女的感情如此深切,所以当他决定牺牲的时候,我们会被深深打动。诚然,当吴京确定自我牺牲时,是全片的最大催泪点,但却流于壮烈煽情,未能令人感同身受。
片中人物的情绪转变,经常“事出无因”。比如儿子刘启的愤怒。明明前一秒,他还在怒视救援队长王磊(李光洁饰),后一秒就开始为全人类担忧,心路历程模糊不清。外孙刘启和孙女朵朵(赵今麦饰)是爷爷韩子昂(吴孟达饰)唯一的支撑。吴孟达知道他们被征集为救援队很可能就有去无回,想要孙儿俩活下去,但他所做的努力,仅仅是一次逃离——没有情感的执念,“韩子昂”的牺牲,同样显得无足轻重。
《流浪地球》的角色设定其实很完备,可惜发展比较急,欠缺进一步的塑造▼
看到吴京,就把它归为《战狼2》?
批评《流浪地球》,像这样类似的问题太多,随手都可以找到。但我并不认同将《流浪地球》和《战狼》系列相提并论。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中国电影也加入了“太空竞争”行列。然而,与《红海行动》和两部英雄痛打西方恶棍的“Rambo式”《战狼》不同,《流浪地球》并不带有沙文主义色彩——尽管该片中也有《战狼》系列的主角吴京。一部中国作家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主创都是中国人,拯救地球的难道不应该是中国人?
科幻片本来是荷李活主流电影片种,换了中国人的面孔救世界,不失为一种新鲜感▼
即使是《云图》(Cloud Atlas)这样的另类文艺科幻片,主角也包含各种人类(甚至还有机械人),最终向外太空发射求救信号的牧羊人Zachry和女先知Meronym,不也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吗?《流浪地球》可以被看作是主流商业类型片、或者说主旋律影片,也并非贬义。它讲述的是人类的自救和突破,没必要硬给电影戴上民粹主义的帽子。对于科幻电影而言,需要的不仅仅是想像力、世界观、金钱,还需要技术的累积。这也是为什么最好的科幻电影,往往都出自美国的原因。
科幻场景代入感很精准
虽然讲了这么多缺点,《流浪地球》仍然是一部让笔者发自内心觉得有惊喜的电影。科幻片作为电影的一种主流类型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开头用最短时间让观众进入架空的世界观和场景设定中。《流浪地球》的设定是精准的,几乎用了最短的时间、清楚地把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说实话,这段对我而言,反倒是整个观影过程中最催泪的一段,令人联想到1968年伟大的《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的开篇。
按图看《流浪地球》地下城世界观▼
本土化、文化亲切感无可替代
其次,虽然科幻灾难片全世界都在学荷李活的套路,导演郭帆则第一次在荷李活叙事的框架下,成功将故事和场景本土化。数码庞克(Cyberpunk)味道的北京地下城里,有一口东北腔的雷佳音、春节时候的舞动队伍、烤串;“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土味口号,也会引起内地观众在文化语境上的共鸣。
当救援团队抵达上海之后,郭帆更是花了很多心思去构建外部环境。东方明珠被冻结到了冰中,无数次酒醉后随意走一走的复兴西路,则可能完全没有了踪迹。在这种置身于灾难科幻场景中,中国观众的情感参与和文化亲切感是从所未有的,也是荷李活制作精良的奥斯卡获奖大片无法替代的。
最大的争议落在了影片的价值观。但是它确确实实从头到尾都是反荷李活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地道的中国式人文情怀。故事中多处都能看到的过度救援,电影结尾各种肤色的人,用最原始的人力推动发动机的场面肯定不科学,但是它正是切合了中国传统“人定胜天”的理念。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06年的韩国。当年韩国导演奉俊昊打造出了《韩流怪吓》(The Host)。这只在汉江里游弋的怪物带来的恐惧,对家人的眷恋,就发生在韩国的城市场景中,造就了当年的票房奇迹。虽然《韩流怪吓》也只能算是二流制作水准的灾难类型片,但是在当年韩国带动了极大的观影热情和自豪感。
围绕剧情去讨论《流浪地球》这样的影片意义不大,他们属于荷李活标准的类型化产品,属于各自类型里的首部。如果条件允许,将来还会诞生更多的首部,比如《黄浦江水怪》、《王府井丧失围城》…这些电影都将得着本土化和第一部的头簿,前提是符合起码的电影工业标准。
【本文获“外滩TheBund”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