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某月.影评】科技进步已令等待变得不耐烦 变得不浪漫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浪漫就是要花时间,在一种迷迷糊糊,不清不楚的环境下找出答案。而浪漫这回事,往往在不知不觉下跟科技争拼著,愈方便的通讯方式,愈是容易磨洗建立浪漫时的心志。

90年代为打个电话都要频频扑扑,今日重温就似笑话一则。(剧照)

电影《某日某月》的故事,发生在1992年,当中没有很悲壮、很刻骨铭心的情节,有的就是用尽方法去跟心上人沟通。男主角旭日(原岛大地 饰)是个富家子,女主角子月(汤怡 饰)是个穷女孩,男的快去外国留学,父亲不想他再生事,送他到老远的寄宿学校。女的母亲深信富家子玩玩下,坚拒女儿跟他来往,纵使二人只是市区跟南区的距离,但在心目中已是一段Long D恋。

戏中有不少旧物重现,包括扭Yes! Card。(剧照)

1992年是个通讯科技刚起步的年头,最了不起的叫大哥大,是近千元月费的玩意,还负担得起的叫Call机,打去Call台向接线生留个言,再用文字显示在对方的Call机上。电影中二人要靠写信往来,每日一封,即使字体歪斜不工整,收到对方我手写我心的浪漫,不是手写输入法可代替。

然而在寄宿学校,电话是一件奢侈品,原岛大地要千方百计拉拢校工夏韶声,才可以帮他落一个Call,不单字字千金,有趣是要Summer哥对住陌生的接线生吐出绵绵情话,这种骨痺感是可想而知。

冇声冇图只有文字传情的Call机,当年也是浪漫情话的最佳储存地。(剧照)

怕大家未完全感受到,导演再添一对真Long D角色,陈茵媺饰演的老师跟活在外地男友,为节省金钱,7年来就是冇飞过当地见面,亦冇长途电话以消挂念,有的就是靠一封封情信互通缠绵。7年来,信量愈来愈少,但陈茵媺就是有份期昐,希望对方记得承诺多年的约会。换转现在,一个WhatsApp见你双蓝剔已读不回,见你在线上但仲未显示“输入中……”,几秒间的迟缓都足以是一场争吵的开端。当所有事都变得高透明,所有事都可以凭数字记录下来时,等待,会因为科技进步而变得不耐烦,变得不浪漫。

陈茵媺饰演的老师,纵已收不到远方男友的来信,但仍坚信爱还在。(剧照)

此外电影也出现一辆已绝迹的中巴,由华富邨驶往赤柱,汤怡要探原岛大地,得要先熬上这程热狗,这又是一则最易令人勾起回忆的旅程。无错,浪漫就是家住柴湾,也要送女朋友返粉岭后再折返的举动,仲有西铁还是沙中线,但你永远抗拒不到来自天水围、东涌,还是将来古洞的缘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