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培达.专访】配乐大师过百作品 得意作《星愿》《如果爱》?
对于稍有留意香港电影圈的人来说,金培达Peter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由1999年凭《星愿》首次夺得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后,总计获得8次同样奖项,15次提名,是名副其实的香港电影配乐大师。而今年的港产片《大乐师.为爱配乐》,开宗明义有“配乐”这个元素,就自然找来这位大师担任配乐与创作主题曲。
金培达由1995年起开始为第一套电影配乐,不经不觉已经入行23年,为超过80套电影配过乐,每一套电影在制作上都有一定规模,创作过程亳不容易,更何况Peter是一个对音乐、对自己都很有要求的人。“我会先睇一次剧本,先理解导演同编剧嘅谂法,再睇影像去配合配乐。《大乐师》拍得好fantasy,好童话故事,我就喺呢个基调上创作。”相信很多艺术家都会有“脑闭塞”的问题,但才华洋溢的Peter却鲜有这个问题,原因竟然是因为自己是个“Deadline Fighter”!“自从我做配乐开始,永远都处于死亡线之前,根本冇时间畀我脑闭塞。我自己对画面反应比较快,好少会谂唔到点去创作。但如果真系有此情况,我会先离开工作岗位,继续强逼自己唔会令自己突然谂到,我自己听返自己创作嘅旧歌系可以帮我返去个创作模式。”
做配乐永远劲赶 “有得瞓已经好好”
大家都知道电影制作于时间上往往非常紧逼,电影配乐在后制中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慢慢处理,作为老行尊的金培达亦表示自己廿多年来都少有好觉瞓的机会:“导演定制片一开始同你讲有几多时间准备都系假,到最后永远都系好紧逼。一套戏可能有90分钟都有音乐,而如果你要专注写一首好歌,4分钟嘅歌其实已经可以用半年时间去处理,份量上真系令你要花无数时间同心血,所以有得瞓已经好好。”一套电影往往要动用很多幕后人,而这班幕后人往往是无名英雄,金培达由默默无名的配乐师走到现在,成为香港人家喻户晓的配乐大师,所费的心力不足为外人道,值得大家致敬。
得意作品唔只得呢啲
多年来创作过无数好音乐、好配乐,那么对金培达来说,自己的“得意作品”到底是哪一首呢?听到这个问题,Peter首先是皱眉头,然后表示要在百几个仔女中挑选一个,实在困难:“我觉得每一套戏都有自己嘅发展同际遇,如果讲得意作品《星愿》、《如果爱》一定多人识,但好作品未必一定多人识。”个人很喜欢Peter在《七月与安生》的配乐,非常动人!《大乐师.为爱配乐》的主题曲《没听过的歌》亦是一首旋律入耳的好作品,也是今年“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的大热门,预祝Peter在今年的金像奖会有好成绩!亦创作更多好的作品给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