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电影维基】电影与现实文工团大不同 中国老兵力指多犯驳
冯小刚的大作《芳华》一度被定为“禁片”,在几经风波及相信在多次剪接“优化”后,由去年12月4开始在内地上映,至今内地票房已超过14亿人民币。不论口碑还是票房上都取得双赢局面,而这套作品今日(1月25日)就正式于香港上映。可能很多人不知电影中的文工团是甚么,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文工团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吧!
文工团多次易名文工团在历史中有几个不同时名字,一开始在1953年成立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其后因文革爆发,文工团于1966年12月解散。但又于1970年4月恢复成立“总政宣传队二中队”(又称歌舞队)。至1978年7月,又恢复一开始的名字中国人民放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1980年12月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歌舞团”。去到前年2016年3月,又再一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隶属新组建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而《芳华》的背景以1970-1980年为主,所以前期为“总政宣传队二中队”,而后来易名。
电影与现实文工团大不相同虽然电影号称尽量还原那一个年代的历史,但有内地老兵在看过《芳华》后却表示与自己记忆中的“那些年”不一样,为此而感到失望。对于没经历过那段“芳华日子”的我们来说,到底哪些部分不一样呢?
男女兵轻易进出异性宿舍?
最多老兵觉得最难忍受的地方是文工团的失真,特别是没有了军队的感觉,而且日常的生活与电影很不同,狠批“《芳华》里的文工团,除了偶尔穿军装外,全无部队的影子!”具体而言有哪些不同呢?包括︰男女兵宿舍,竟容许异性轻易随便进出,不要说军部队宿舍,相信大学生宿舍都不容许吧!此外,戏中文工团的工作几乎只是练习与表演,现实中,文工团的成员需要早操、上思想学习课,一般情况下,跟正规解放军无异。
文工团都是军人 不容许反抗命令电影中的女角色不用演出时便穿得花枝招展,有时更会穿上泳衣与男兵们共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事。而女兵唯一能花心思的只有偷偷起军装的腰围与臀部的位置更修身。由于文工团都是属军部,队长军令如山,不可能如戏中出现排练时,不听指挥的情况。最后,文工团中有干部子弟不避嫌地炫耀自己身份,这是大错特错,相反现实中会别人觉得自己走后门关系,不单止不想告诉别人,而且会更拼命练习业务。
越战血肉横飞惨像符合现实
不过老兵们倒是赞赏越战的部分拍得很真实,血肉横飞的画面如置身现场,大部分刚入伍的新兵连枪都没拿过,就像电影般一下子就消失。而老兵在退伍后不受保障的情节也很真实,当年裁军时连干部级的军人也只获几千元,大部分军人更只获一封象征式利是,便打发了他们的芳华,这亦是早前被指敏感,易掀动老兵情绪。但事实上,也有老兵对此不怨不恨,因为他们知道对比客死异乡的战友,自己仍活著已经很值得高兴。
更多《芳华》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