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培训计划简介会 导演关智耀︰班学生一出嚟做嘢就啱手势!

撰文: 罗伟强
出版:更新:

在香港,有志投身电影圈的人除了修读大学的电影系课程外,似乎比较缺乏直接能让他们加入电影圈的机会。有见及此,一众电影圈中人在2004年首办“电影专业培训计划”,由一班业界的在职人士担任导师,标榜以较多的“实战”型式培养新一代有志投身电影圈的新血。而来年终于举办第4届,并于今天(2017年11月18日)在香港青年协会赛马会Media21媒体空间举行简介会,让一众跃跃欲试的未来学生知得更多。

难得有这么多的香港电影人济济一堂,齐心培训新血,虽然举办地点在香港仔选址较偏远,依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聆听。(黄国立摄)

是次活动找来了多位业界人士与大家分享,包括课程总监岑建勋先生、香港电影制作行政人员协会会长田启文先生、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会长柯星沛生先、香港电影后期专业人员协会的执委马文现先生、电影配乐师麦振鸿先生、课程经理陈树帜先生、关智耀导演、陈荣照导演等,位位都是在行内极有名望,家喻户晓的人物,大家都先后上台与大家分享点滴,从计划背后的理念,到课程每个专业班的导师分享、历届毕业生分享,甚至邀请听众即时实地演习,以示专业与非专业的分别,整个简介会内容相当丰富且充实。

岑建勋先生作为电培创办人之一,对于培养新人一直不遗余力。(黄国立摄)

为年轻人提供低门槛优质电影课程

作为本港其中一位最著名的电影工作者,身兼“电影专业培训计划”(下称电培)课程总监的岑建勋先生指出当初举办这个计划的原因是:“眼见好多年轻人想入行但无从入手,而我哋亦需要新血,所以想设立一个以实践为重点嘅课程。”电培的学术门槛较低,仅要求中三(新课程中五)学历便可以,岑建勋先生与陈树帜先生等,亦在简介会中不断重申最重要的是热诚,皆因电影业真的是非一般地辛苦。

麦振鸿先生以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后期制作的困难,以及所需要的毅力。(黄国立摄)

配乐师麦震鸿 帮TVB连续七日不眠不休工作

著名的香港配乐师麦振鸿先生就分享自己入行25年,几乎从未休息,每天工作至清晨5、6点,稍睡数小时后又再起身工作,周而复始。“最夸张一次系接TVB嘅《Laughing Gor之变节》,TVB剩系畀咗7日时间我,由交片畀我一刻计要做起成套戏嘅配乐,但我唔可以拒绝。我记得𠮶7日剩系见到送外卖嘅阿姨,瞓都冇得瞓。”仅仅听到麦先生的分享便已经觉得累,电影圈真的是一个需要坚持及理念才挨得过的地方。虽然如此,但近年香港电影圈正处于一个小阳春时期,大量好的新人与好戏出现,电培今次招生好说是乘时而起,为一众有志参与电影圈但无机会读传统电影系(始终读大学电影系的门槛较高,不是有热诚就能通过)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关智耀导演由红裤仔出生,深感电培帮了新一代很多。(黄国立摄)

关智耀:“我自己嘅机器组有8成都系电培毕业生。”

关智耀导演,近作有《追龙》、《指甲刀人魔》。虽然他非电培的导师,却与电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自己嘅机器组有8成都系电培毕业生。电培导师教得好,班学生一出嚟做嘢就啱手势。如果廿年前有电培,我都会想读,起码唔会行咁多冤枉路。”不知就里的话,还以为关导收了钱替电培宣传。不过据电培的统计,他们历届加起来有4百多名学生,其中超过85%的学生都会投身电影业,所以在电影圈中有大量电培毕业生替自己工作也亳不出奇。

由于电培的导师全是业界人士,他们平时也有自己的工作,所以不容易齐集开班,第3届已是2010年的事,如果想清楚有意投身电影圈,不妨考虑一下电培。现在所看旧生与导师的关系相当和洽,又有大量实习机会,据说第一届便有机会北上在徐克执导的《七剑》中实践学习,相信会有很多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