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吓》报名金球奖喜剧类 《火星任务》有前科公信力每况愈下

撰文: 施玲玲
出版:更新:

美国著名谐星Jordan Peele首次执导电影《访.吓》(Get Out)刀仔锯大树,仅450万美元的制作在全球大收超过2.5亿美元票房,在各地都大获好评。早前传出电影已报名明年第75届金球奖,本来是喜讯一则,近日却爆出电影不会角逐戏剧类作品,而是参战音乐剧/喜剧组,随即成为热话,遭质疑探讨种族议题的剧情到底有什么“喜剧”成分,连导演Jordan Peele都有开腔回应,而其实这不是该分类实制第一次出事……

《访.吓》探讨种族议题,片方主动跟“喜剧类”挂钩,令人质疑跟电影主旨相左。(电影剧照)
虽然《访.吓》是否够恐怖见仁见智,但说它是喜剧未免太牵强。(电影剧照)

第75届金球奖将于明年1月举行,预定下月11日公布正式入围名单,今年在全球掀起热潮的《访.吓》被视为赛前大热毫不意外,可是根据外媒报导,其所属制作公司已为电影报名金球奖最佳音乐剧/喜剧类奖项,金球奖评审委员HFPA(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亦已接受,令一众电影人和影迷哗然。普遍评论指电影的惊栗元素突出,理应角逐戏剧类提名,而且,电影以黑人和白人社区的对比探讨种族歧视至今依然存在,若然被冠上“喜剧类电影”的帽子,难免有轻视意味,形同本末倒置。

事件引起广泛议论后导演Jordan Peele亲上火线解释,直言当初得知这个决定时并未引起他的注意,因为他认为电影应属于“社会议题惊栗片”,但从来没有这个范畴,“我想这个决定之所以引起回响,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黑人权利依然被忽视。不能否认,电影中有一些有趣的镜头,但也不要忽略当中带出的种族题材,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原来电影能带来改变。你可以说《访.吓》是恐怖片、剧情片、动作片、喜剧甚至纪录片,什么也好,也不会影响它反映了现实的事实。”

+1
说《火星任务》是一部好电影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可是应否得到金球奖最佳喜剧类电影和最佳喜剧类男主角,值得深思。(电影剧照)

《火星任务》“走精面”获奖惹争议

其实《访.吓》角逐喜剧类提名还带出另一个问题,大多大型颁奖礼如奥斯卡,都较重视戏剧类电影,近年甚至被指偏爱政治、种族题材,此乃后话,但金球奖奖项分成戏剧和音乐剧/喜剧两大类别,令轻松的喜剧向作品也能有机会获得肯定,可惜准则模糊经常出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第73届金球奖,Matt Damon主演的《火星任务》击败《凸务Madam》和《Trainwreck》夺得最佳喜剧类电影,他亦凭电影夺得影帝,其实不止《火》,另外两部作品《欢姐当自强》和《沽注一掷》入围此类原因同样成疑。

有传由于剧情类奖项竞争相对激烈,获分配到音乐剧/喜剧类显然胜算更高,所以不少电影会选择“走精面”,却对喜剧不太公平。当时赛果引起《Trainwreck》导演Judd Apatow不满,他其后在《影评人之选颁奖礼》公开发言,“可以任意选择角逐什么类别是吗?我们剧组中有个亚洲人,那是不是可以报名外语片?”虽然语气似是在开玩笑,却难掩当中嘲讽意味。而《访.吓》方面,电影的确有不少讽刺性剧情,严格而言可以说是黑色喜剧元素,可是跟喜剧却仍有一段距离,今次再惹争议,若然金球奖再不审视分类准则,公信力必定受到影响。

如果《访.吓》成功入围,有网民分析好大机会要跟《The Disaster Artist》、《男女单打战》、《缩水人间》、《情人眼里巴基斯》争奖,说好的喜剧呢?(电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