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影评】花2小时谈一个大道理 感动位未够激

撰文: 胡剑威
出版:更新:

在日本大收旺场的爱情大作《我想吃掉你的胰脏》,11月2日正式在香港上画,几日间已引起坊间不少回响。在近两个月多部日本电影之中,此作的宣传量明显最突出,电影公司亦早在10月开了少量优先场,当时反应同样热烈,证明香港观众也十分期待。入场看完,普遍人都是正评,也大呼感动,口碑不错。(以下内文含剧透.慎入)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云集小栗旬、北川景子、滨边美波及北村匠海,宣传攻势强劲。
17岁的滨边美波及20岁北村匠海两个年青演员,均令人眼前一亮。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由小栗旬、北川景子、滨边美波及北村匠海主演,卡士的演技和颜值均颇有保证,而在日本票房大收34亿日圆,其实也属意料中事,因为此片的原著小说卖出了250万本,就算除一半有125万人入场,34亿可说是少了。以上这些都不太重要,纯粹避免读者在搜寻电影资料时,不小心看到本文头段惨被剧透,戴个头盔罢了……接下来我们入正题吧。

就电影来说,《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绝对是良作,场景、拍摄手法、画面处理、演员表情、剪接等,全部都极具水准,观众看得舒服也容易入口,整个故事都不会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小栗旬做毒男,怕怕丑丑不善话语,以他廿多年经验演起来毫无难度。反而要赞的,是占了最多戏份的滨边美波和北村匠海两个年青人,17岁的少女和20岁的小鲜肉,各司其职,一个甜美小恶魔、一个内敛激发母性,观众一坐低很快便会被二人吸引。而且剧组的细心程度也值得一赞,看看小栗旬下巴粒痣就知,为了和演自己童年的北村匠海连戏,他们无论发型和神态都几乎一模一样。

小栗旬下巴的痣是故意点上去的,为了和北村连戏,非常细心。

节奏太慢爆唔起?

作品打住“看完后你必定会因为《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个名字而感动”做宣传口号,令不少人确实为了这个古怪的名字而想去一看究竟,在故事中也当真有把背后意义表达出来,男女主角对白中都围绕它作出解释,说穿了“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就是“我想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以生命去影响生命,透过别人把信念传承下去,就是那种“重要的人离开了,但精神永远活在我心”的含意,不止是爱情,还可以引伸到任何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实在值得细味和深入了解一番。但问题就出在“感动”两个字,如果没看过原著小说,单是电影这2个小时的内容,根本不足以获得“充分的感动”。

看完整部电影,不难发现其实故事想要带出的意义,并非上述的讯息,而是“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的大道理,更甚的,是只有这一个道理,没其他了。导演花了全片3分2的时间去舖排,余下最后廿分钟做解说,2个小时就只得一个结论?这么一个道理实在没必要用上一个多小时去做准备。前段交代男女主角相遇,由暧昧到互生情愫的转变,节奏太慢,观众看了一个钟头左右,已经习惯了二人的甜蜜感,当后来男主角“真正爱上对方”的一段只得数句对白和几分钟做交代,观众根本感受不到他的心情转变了,以至女主角突然意外身亡,那一刻的冲击力不如预期中大,其实这个位理应是全戏高潮,可惜拍出来太平淡,也直接令到最后男主角爆喊时给人一种“你都唔系好爱佢啫,做乜喊得咁劲?”的感觉。前段拖得太慢令后面爆唔起,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一个镜头是想谷观众和他一齐喊,但偏偏就是不够激动,眼泪差一点未能流出来。反而女主角母亲的神情,更令人觉得伤感。

原著男主角是以“我”做称呼,而他的名字电影也去到最后才开估,“春树”两字和女主角樱良本是天生一对,也可说是其中一个值得细味的地方。
北川景子的戏份太少,感觉也有些浪费了她。

入场前先看小说或者会更好

考虑到这是碍于日本导演传统上喜欢玩“留白”,很多情节都用隐晦的手法去表达,总是差少少唔够到肉,看完男女主角那少许激动后,再发现电影只有“活在当下”一条桥,一穿了就没其他,难免有“乜咁咋?”之感,实是觉得有点浪费。或许日本观众好多都看过小说,心中对人物和故事都有底,可以自我补完很多电影没提及的部分,但完全没接触过原著的香港观众,难免会唔够喉。

在网上,好多人把此作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及《一公升的眼泪》并提,但要论催泪度,《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肯定未到神级,这部电影在很多“看得见”的东西都做得好好,但要用心去感受的部份,就只能说是中等程度不过不失,所以笔者在文首说它是“良作”。如果导演可以再剪一个爽快一些的版本,把后段爆发位再著墨多一点,落多两滴味精,评价定能再提升。

点图放大精彩剧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