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今年一套纯港产片都冇入围 最大遗珠一定系《29+1》

撰文: 罗伟强
出版:更新:

金马奖日前发布今年的入围名单,作为香港人,自然撑港产片。因此入围的港产片能否得奖自然成为港人最关心的事。然而,观乎今年入围的“港产片”,清一色无一不是合拍片,到底纯港产片是否如此不济呢?如果要选一套今年最好看的纯港产片,不知你的心水会否跟笔者一样,都是《29+1》呢?

台湾金马奖日前公布入围名单,结果纯港产片一套不入。

由彭秀慧首次执导的《29+1》在今年5月上映时,获得一片正评,其舞台剧式的表现手法为观众带来不少新鲜感,女性角度的内容深受香港女士的认同与心同感受之余,连男性亦能从长大与转变的故事中获得共鸣感。而周秀娜娜姐在表现林若君这个角色时的成熟,亦教人对她另眼相看,不再是那位在镜头前骚首弄姿的“𡃁模”。电影更在法国尼斯影展令彭秀慧甫出任导演便获最佳导演奖,亦参加了台北电影节与加拿大电影节,成绩在低成本制作中来说算是亮眼。

周秀娜在《29+1》的演绎实在难以挑出甚么毛病。
《29+1》令彭秀慧第一次拍戏便获海外影展的导演奖。
梁家辉在《明月几时有》中戏份很少,亦没有与其他演员有任何交流,只是一个娓娓道起故事的角色。

《29+1》的票房在香港破千万,在台湾亦有相当不俗的口碑与票房,藉著“三十而立”这个各地的人都会遇到的题材,勾起各地观众的共鸣。然而,《29+1》却似乎未受金马奖的评审们青睐,其实这本身是颇教人意外,因为金马奖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走文青小品类型风,商业片通常不是金马奖的最大嬴家。上年的港产片中,《一念无明》、《树大招风》分别也在金马奖取得不俗的成绩。不过这两套电影都是偏向以血淋淋、最裸露的方式去呈现一些社会问题,而《29+1》就以相对较轻松活泼的形式表达都市女性的老生常谈话题,而且港式爱情故事亦不会是金马奖杯茶。可能是《29+1》的目的不在于揭露社会问题,而卡士又没有很大。是的,金马奖是颇重视入围者的份量,譬如今年《明月几时有》梁家辉入围最佳男配角,就很明显是因为卡士问题。《明月》根本没有多少镜头让家辉哥能好好发挥,当然他饰演彬仔这个角色是演得恰到好处,但你说要单凭几个风格一样的画面便入围最佳男配角,相信大家也会觉得是金马奖图其名气比较多。

哭戏、文戏、情绪转折,娜姐每个位都处理得很好。

因此,《29+1》在题材与卡士上都不是金马奖过往喜欢的部分,不入围虽令人失望却非意外。然而,《29+1》剧组亦不必气馁,虽然金马奖不卖帐,但相信香港电影金像奖必有其一席位。过去《志明与春娇》这种港式爱情电影亦受到金像评审们的喜爱,以今年《29+1》在港口碑几乎一面倒向好的情况下,理应不会在港产片的殿堂盛会中座冷板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