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拍摄期间连夜失眠一夜白发 刘伟强︰我性格系唔衰得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政局不同,社会气氛不同。8月3日上映的《建军大业》,比之前的两部曲《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引起不少声音。尤其当知道今次执导的,为港人爱戴的导演刘伟强,网民不单未睇先踩,甚至系未拍先弹。身为当事人的怎会不知道,“大陆导演话做咩揾个香港导演拍?香港人话你去媚共呀?”更难听的都有听过,但向来火爆的刘伟强选择沉默回应,更选择尽力拍好它,期望赢取一个心服口服。摄影︰黄国立

拍过《古惑仔》与《无间道》这商业大收作,这一点正是电影公司找他拍第三部曲的原因。

访问时已感受到刘伟强心中的压力,接了这部电影,香港观众会怪他亲中,投向主旋律怀抱,内地观众又会投诉为何找个香港导演拍这种历史题材,质疑借历史事件发娱乐财。

结果电影上画后,就立即惹来八一南昌起义的烈士后人批评,力指以小鲜肉来演烈士是种侮辱,更发公开信向广电总局投诉。指控有点无聊,但也正正应验刘伟强访问中最担心的一环︰“拍不好,我两边不是人。”

最近被叶挺后人批评的,有指找来歌手欧豪饰演其祖先,嫌没有男子气慨。(《建军大业》剧照)

“找我就是想商业化”

旁人觉得,有机会拍这种主旋律电影,属“国家任务”之一,定必欣然接受,但正如成龙所讲︰“最初我是拒绝的!”刘伟强最初都是拒绝的。“《建军大业》?《建军大业》?我拍!我的确问了两次,我真系啱拍?”可能是受宠若惊,但更大可能是未拍先感到有股无形压力。“内地人问点解要揾香港导演拍?香港人话你去媚共呀?去大陆揾食呀?我心谂我早在90年代已开始返大陆合拍啦!所以接拍后有好多人哗然,好多声音。”觉得自己不适合,因为两部前作就像重演一场历史科,规规矩矩小心翼翼,但今次明显想转个模式,要拍得商业些,希望既有教化功能又赚到钱。“他们好清晰,想市场化,尽量多些人入场看,然后想起香港导演会较商业,能令整件事有点不同。”再者刘伟强另一强项,是能将系列电影拍到部部有特色,你看《古惑仔》系列、《无间道》系列,无论要123,定456,都总有新鲜感给你。“我一定要拍到跟上两集不同,唯一要求是不能篡改历史,但总可以加点味道入去吧。交得俾我就由我去决定怎样拍,当时周恩来只有29岁,其余角色都是这种年纪,于是我立即想到要拍一班好有力量的人,于是起用大量新人,要拍出Friendship的感觉。”一个合情合理的设定,却依然被人找到不稳的立脚点,实在两边不是人。

访问时,电影已完成后期,刘伟强总算松一口气,但票房又是另一种担心。
戏中主要的战争场面有三河坝战役,除了展现战场上的残酷,见呈现一批烈士的热血。(《建军大业》剧照)

三倍洪荒之力

另一指控是找一个不熟悉那时期历史的导演执导,是将事件太娱乐化。事实上刘伟强就住这段历史,又的确没有多看几多本书!“因为我喜欢睇相,我爱从影像入手,然后找不同专家口述所有角色的故事,朱德是甚么人,周恩来去外国读书时的事情,所有历史人物都有了深刻印象,然后我见到班演员时,便懂得怎去善用。”

历史这回事,不一定要靠眼看才算研究,用耳听也可成专家,甚至专家到对选角上都相当执著,忍痛不用香港演员。“刚开始时都想找多些香港演员参与,但当我在内地casting,你发觉内地演员真的很合适,而且他们又熟知故事中的人物,这是香港演员补几多课都未必演出那种味道。”

刘伟强自言自接拍以来,压力大到接近爆煲,无论跟内地或是本地剧组人员开会,都拍过无数次台,情绪更直接影响睡眠,每晚往往12点钟左右便扎醒,急于去想想每一场戏应该怎样拍。

“我可说用了三倍洪荒之力,大压力因为我知道其实好多人想睇你点死,尤其是香港现在这个环境,很多人都会杠住话点解我要来睇你部戏?但我性格就是唔衰得!”

刘伟强当然希望香港观众会放下成见,入场看看。“我希望俾到些讯息,一个国家发展到今时今日,是要历经很多人的努力。”这是他拍竣后最大感受。当然你有你的感受,我有我的感受,最终都可以打动不到大家,赔上票房。“都有经验的,其他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大陆好收但香港唔好,这些我反而处理到。”至于结果如何,今个星期四便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