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尔冬升率8新人亮相 “人生阅历须在没拍戏时补充”
文创产业发展处(文创处)及香港电影发展局于6月17日,与上海国际电影节联合主办“金爵论坛——卓尔不凡:香港影坛新生代”,由一直著力提携后辈的殿堂级名导尔冬升导演,率领八8位香港新晋演员出席论坛,将香港新生代演员推广至更多地区。排名不分先后包括王丹妮、梁雍婷、杨偲泳、谢咏欣、许恩怡、梁仲恒、周汉宁、朱鉴然。此论坛亦是文创处由“创意香港”改组而成后参与的第一个影展活动,让以上嘉宾与内地及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探讨香港新演员在电影市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论坛期间,八位出席的香港演员分为两组,分别与尔导进行深度对谈。第一组上场的是“学院派”出身的梁雍婷、周汉宁、杨偲泳、梁仲恒。谈到现今香港电影业已非大制作的年代,演员接触到的机会或者比以往更少,出炉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梁雍婷表示:“每个年代的观众口味都有转变,作为演员不能放过任何机会与观众连接,遇到每个机会时只能做到最好。”
而近年监制过《白日之下》及《年少日记》的尔导亦坦言:“现在香港电影普遍以探讨社会现象为题材,这种电影需要在剧本上下功夫,演员参演这些戏剧性强的电影更能锻炼演技。”在《白日之下》饰演残疾人士院友及在《年少日记》饰演被欺凌学生的周汉宁回应:“电影是我最爱的说故事方式,作为演员其实一直都很幸福,透过不同电影,我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做演员,其实也就是在学做人。”
现今年轻演员机会看似比以前更少,荣获提名本届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杨偲泳亦同意:“其实每个试镜机会都是一场表演,每次收到‘功课’后,就要把它做满分,那怕只是试镜。”由舞台剧演员出身,以《妈妈的神奇小子》首次登上大银幕即获金像奖双料提名的梁仲恒表示:“我从剧场出身,本来对镜头不够敏感,在首次拍摄电影时观察到前辈对拍摄现场的所有机器都十分熟悉,懂得用不同表现去配合各种机位,这些都是前辈身教的事,毕生受用。”
第二组上台的演员,均是由模特儿或机缘巧合之下开始踏上演员之路,包括王丹妮、朱鉴然、谢咏欣、许恩怡。问到出道以来主演的两部电影皆获金像奖提名最佳女主角,并勇夺金像奖最佳新演员的王丹妮为何会选择成为演员,她分享:“模特儿的工作没有太多内心的独白,打开了电影之门后开始有更多的想法,我也觉得作为演员是应该相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由游泳港队选手转为演员,更在论坛现场获尔导大赞:“有外型、有身材”的朱鉴然,被问到将来希望演出什么类型的角色:“虽然我觉得演员是不能规限自己的戏路,但如果要选的话,也希望未来能参演更多动作片、古装片。”
至于一出道即凭《但愿人长久》勇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的谢咏欣分享:“成为演员有一种奇妙及命中注定的感觉,我认为(电影)是一生要去学习的课题。我特别喜欢在变幻无穷的环境中享受团队的合作氛围,就像那时候与恩怡饰演两姐妹,虽然有一场戏是拍不到妹妹(许恩怡)的,但有她在旁陪著自己,我立即就能入戏。”与谢咏欣互相扶持的,正是在《但愿人长久》、《爆裂点》均有亮眼演出的许恩怡,她的第一部电影《燃野少年的天空》是因为跳舞能力而被选上的,更被尔导美言:“她就是天生食这行饭!”许恩怡分享:“演戏是一个过程,当中会发现很多乐趣,慢慢拍下去,就觉得拍戏也很好玩的!”
尔导寄语各位演员,就算面对很大的压力,唯一处理的方法就是尽最大的能力做好。他特别建议演员,在生活中坐车、乘飞机、在路途中,都要留意身边不同的人,有机会要跟他们聊天,因为将来有可能要演他们,人生的阅历必须在没有拍戏的时间补充。尊重演员这个行业,首先要喜欢演戏。如果当演员但不喜欢演戏,其实不会有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