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寨专访|乔靖夫与洪金宝对打 喜获一回应︰系满意和肯定
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上映一个星期多,票房已冲破3,000万,有力再上更高纪录。而戏中大大小小角色都获观众欣赏及注目,其中饰演“阿七”的乔靖夫,一下双刀及时护主,就令观众拍掌叫好。其实乔靖夫是文武双全,15岁习空手道,擅长菲律宾魔杖,另方面又喜欢写武侠小说,有“乔大侠”之称,今次能够在大银幕向下记录,自感毕身荣幸。
写小说延伸到与“阿七”结缘
乔靖夫自细钟意睇武打片,偶像曾是李小龙和郑少秋,“佢有跟刘家良师父习武,啲剑法打得好靓。”又爱听武侠剧主题曲,耳濡目染下泛起习武的心。“15岁学空手道,91年打过全港赛,拎到60kg第二名,都算空手道运动员。”由于练过两个门派,期间要重新考过带,到后来要返工没太多时间,所以最终考到啡带为止。“如果继续考,我应该考到黑带二段。”
学过跆拳又学过咏春,又看到电影《死亡游戏》,李小龙来自菲律宾的徒弟伊诺山度,示范魔杖从而被深深吸引住,后来有机会接触到一本由他撰写,专讲魔杖的英文书。“好钟意,但冇钱买,最后打书钉都睇晒佢。”到自己写武侠小说,发现自己练了多年武术都未练过兵器,所以的起心肝,2003年开始学魔杖。“它的好处是一开始就可以拎武器上手学,中国刀剑术通常要练几年拳先畀你接触,所以一学就迷上这武术。”
至于今次点解有机会作大银幕演出,原来又关写小说事。当年写下的《武道狂之诗》,被导演叶伟信看中,一直想安排进行电影化,但碍于资金、演员、潮流风气等问题,一直未成事。直至叶伟信监制《九龙城寨之围城》,导演郑保瑞想找一位生面口但又有底子的人演出“阿七”一角,于是找他试镜,一拍即合。
“千万不要令对方受伤”
戏中乔靖夫主要有两场激战场面,首先是在餐厅忍无可忍,出手击退任贤齐一幕。“演戏方面压力不大,因为拍过港台的《功夫传奇》纪录片,首先面对镜头讲对白已经唔会惊,加上纪录片很多时都系一take过,根本冇机会take two,你做错就全场人都见到,所以相对拍戏,今次压力唔算大。”
无担心演技,最担心反而是千万不要令对手受伤。“我深明电影制作,演员受伤是最影响拍摄进度,这是我最重要的目标,幸好我练空手道,都有打过运动型空手道,学会点到即止,既做到动作好睇又收到道力。”
而作为习武之人,最想在片场予人一种专业感觉,而在拍摄斩断小齐把刀一幕,他就完全做到。“因为我要在镜头前几寸位置,用力劈下去,个位要准否则太远唔好睇,太近就有危险,然后拍了很多幕之后,听到武术指导谷垣健治(Kenji San)细细声讲︰‘好嘢㖞!次次都劈得咁准!’当时是令我内心暗喜。”
对乔靖夫而言,能够将多年修练成果,在电影中呈现出来,就更是难能可贵。“当你人生里面打的一招,将永远记录在电影入面,而有机会全世界人都会睇到,我觉系对一个练武之人的梦想。”
面对洪金宝︰有千言万语想讲但我克制住
至于另一场就是跟洪金宝大哥大对打,这场戏由得知到去到片场,乔靖夫都一直不敢相信,到拍摄期间仍然很梦幻。“其实我跟住洪金宝大哥有千言万语想讲,想话小学六年级冒住八号风球去睇《肥龙过江》,《败家仔》一句对白︰‘打得赢就得,你理我乜春!’如何影响我的武术观念,但作为演员去到片场唔好做到小粉丝咁,所以要克制自己,后来首映再见面先讲番。”
不过拍摄这场对打戏,就令乔靖夫好忟憎,因为做极都达唔到导演要求。“系我浪费咗唔少时间,由于招式比较复杂,有一个take做了十几次,一些反应和细节一直做得不好,我好忟自己,阻人收工是我最唔想。”虽然如此,但大哥大都冇怨言,反而不时报以一个微笑和点头,“佢都唔需要特别赞边个,只要笑就系满意和肯定。”乔靖夫说。
“大部分人唔系想打交,系想打人”
“阿七”在戏中忠心护主,是抗行不义,现实中乔靖夫又有冇试过看不过眼的事,要出手制止?“我冇喺街打过交,但有试过阻止人去袭击其他人。我当时是在艺术中心睇展览,有个饮醉酒的护卫员,无端端出手打个少年,于是我出手加以阻隔,再呼喝佢︰‘你唔好再郁!’用气势压住对方,当下佢都醒一醒,冇再出过。”
按乔靖夫分析,其实大部分人都唔钟意打交,“佢哋目的多数出于欺凌,只系想打人,唔系想打交,纯粹揾个弱者发泄,所以对抗霸凌的最好方法,是令对方都感觉到自己有受伤的危险,这是最妥善的方法。”谈到动手动脚,近日发生在伍允龙身上的观众动粗事件,伍允龙的处理方法获赞,问到乔靖夫如果当日是他遇上,会如何处理?“我唔方便评论,因为情况都好复杂,现场是一个宣传活动,身边又有很多不同人士,顾虑很多事情,现在以柔制刚已经是很好的处理。”乔靖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