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黑门市场变“㓥客圣地”蟹脚都要过千 当地人批:大阪之耻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在大阪的繁华区,邻近难波站的一个商店街“黑门市场”是当地人与旅客必访之地。这个有着200年历史的市场伴随大阪成长,因集结来自全国各地食材被称为“天下的厨房”。不过这厨房近日被指价格愈来愈贵,一样的东西竟是外面的2至3倍,成为“㓥客”专宰观光客的地方,引来当地人非议。

新冠疫情限制解除后,赴日旅游再次掀起热潮。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发布资料,外国游客5月人数已恢复到190万人,相当于疫情前2019年同月水准的68.5%。其中大阪难波的商店街黑门市场是游日旅客的必经之地,今天黑门市场放眼望去全是旅客,由中午都晚上都十分热闹。

黑门市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后期的1822年至1823年,当时贩卖鱼类的商人聚集在圆明寺的一扇涂黑的山门前,并被称为圆明寺市场,直到圆明寺被烧毁后,才正式更名为黑门市场,这里有最少140间贩卖水产、蔬果、肉品、干货及熟食的店舖,由于商品以高品质闻名,因此不只观光客,对本地人也十分有吸引力。

图为在黑门市场售卖的海鲜,价格一般较外边的贵。(南海电铁旅游)

不过,近月随着旅客回归,黑门市场的顾客增多,在网上开始出现批评声音:黑门市场的东西愈卖愈贵。

据日本集英社实地调查,其中一间店的帝王蟹脚4只就要价3万日圆(约1650港元)、虾1条2500日圆(约140港元)、干贝2颗1000日圆(约55港元)、岩手县产的牡蛎2颗1200日圆(约66港元)。然而北海道产的干贝与岩手县产的牡蛎一般每颗只需200至300日圆(约10至17港元)就能买到,黑门市场几乎是一般价格的2至3倍,被认为是专门“痛宰观光客”。

如果说海鲜会受到当时价格影响,同市场贩卖的纪念品一样能看出差异:哥斯拉与初音未来模型在其他地方只卖2500日圆(约140港元),但黑门市场却卖到5000日圆(约280港元),卖贵了一倍。

日本旅游业界人士指出,原本黑门市场给人的印象是“虽然价格有点贵,但能买到质量好的东西”,疫情期间因没客人要减价促销,旅客回来后都擡成天价,搞到当地人纷纷离去。有当地人甚至批评黑门市场是“大阪之耻”,让外国人认为“大阪人都是笨蛋”,专买贵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