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档案消失谁之过?追寻六七暴动政府档案(摘录)
本月初《消失的档案》首映礼后,执业大律师吴霭仪引述一位年轻朋友说:“想知道档案为什么会消失,怎样消失掉。”诚然,这本来不是影片的焦点所在,只是本作既然如此命名,也就难怪观众会将注意力放在此一问题上。不过,与六七暴动相关的政府历史档案,真的消失了吗?如果它真的消失了,那又是谁的责任呢?
许多人可能会以为调阅政府历史档案需要什么专业资格或知识,但其实政府档案处曾经针对不同专题制作档案搜索指引,任何人士都可以登入政府档案处网站的“教学资源库”浏览它们,并且根据当中建议搜寻的关键词或相关档案例子,按图索骥找出自己想查阅的文件。至于六七暴动,正是这些专题指引牵涉到的课题之一,而且它的指引不仅在网页上排于同类文件之首,其中列出的 31 组建议搜寻关键词、 33 份政府历史档案,数量更要较其他大部分课题为多。所以至少从这角度来看,香港政府表面上并未试图隐瞒现存的六七暴动历史档案。
销档责任谁属 港英抑或特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专题指引介绍的六七暴动政府档案之中,的确有部分文件存在被扰乱的可能性。例如有一份题为“1967年警察统计”的案卷(档案编号:HKRS70-1-307),它保存了警方从 1967 年 5 月 11日到 1968 年 6 月 1 日暴动案件死伤者、破坏财产、放置炸弹、逮捕行动、宵禁次数等的累积统计报告,史料价值之高不言而喻。然而,这批报告原本合计有 115 期,但文件夹内自 1967 年 12 月 1 日第 95 期前的报告仅存8期的影印本,同时97、102等期摆放次序亦有出错,难免让人质疑它在归档前后曾经遭到篡改,借此掩盖那半年间的人命伤亡及财物损失详情。
那么,造成此等档案缺失的真凶究竟是谁呢?罗恩惠于《消失的档案》里营造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偏向罪责尽在企图隐瞒历史真相的“有心人”或“有心部门”。以倡议设立《档案法》而广为人知的前档案处长朱福强,则认为回归前后的政权皆有责任──一方面港英政府设下档案机关地位不高的恶习,又试图在香港回归之前销毁或搬走所有历史档案以及文献;另一方面,特区政府沿袭殖民时期的流弊,容许各个部门管控及销毁自己的档案。与朱福强背景相近的鲍卓善(Don Brech),却又强调英方转移档案会于香港留下复本,只是后来的特区政府管理不善或刻意封存而已。除了这些看法之外,针对六七暴动时期政府档案,我们也不可以抹杀当年政府部门在骚乱局势下,无力妥善收集、整理档案记录的可能性。
但是话说回来,从港英过渡到特区政府以后,真的有已经归档的文件“被消失”吗?对于此一问题,朱福强估计多数的六七暴动档案仍然存于保安局、警队单位以至其他部门里,加上他多年来主张设立《档案法》和提高档案机关地位,其潜在讯息好像是收入档案处的东西应该就能得到完整保留。另外,作为专门研究过六七暴动政府档案的学者,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叶健民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看法:因为罗恩惠翻寻档案主要是在 2013 年初至 8 月下旬,而他自己 2009 年研究此课题时得悉政府档案处、香港大学正打算从英国回购缺失的档案,故此他感觉所谓的档案消失问题,不能排除只是双方有“时间差”而引致的误会──档案处还未开放或完成整理相关档案,而罗恩惠已经判断那些档案消失。
3月27日出版的《香港01》周报,刊有全文追查六七暴动政府档案,敬请读者留意,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按此订阅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