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能救人?上海医院征集健康大便 重重关卡筛选捐献者
捐血、捐精、甚至捐器官,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不过有人捐血怕痛、捐精碍于传统观念,想帮助人却只能摇头叹气。如今,医院却需要一种新式捐助,或可让你放下顾虑, 轻轻松松坐着帮助有需要的人。
2月18日,上海市儿童医院发布公告,呼吁志愿者捐献粪便。公告称,移植健康人的肠道微生物至患者体内,可迅速纠正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调状态,恢复肠道功能。医生会将捐献者粪便中的肠道微生物保存在库中,用于儿童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
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婷接受《澎湃新闻》访问指,粪便治疗的具体做法是将含有有效微生物成分的粪便和无菌生理盐水混合,将过滤后的液体通过注射器灌入患者的空肠管内。2013年,上海儿童医院尝试进行肠道微生物移植手术,治疗伪膜性肠炎患者。患病婴儿康复情况良好、体重增长满意,未再出现腹泻。
张婷说,粪便治疗并不新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用发酵粪便的上清液、新鲜粪汁和小儿粪来治疗严重腹泻、发热、疼痛、呕吐及便秘的方法。
其实近几年,国外也掀起“便便治疗热”。2012年,美国创办粪便银行OpenBiome,它自掏腰包买“便便”,并在全美各地运送粪便,用以帮助感染困难梭菌(C. difficile)的重病患者,感染者会长期受肠胃极度不适的困扰,“便便治疗法”较服用抗生素好。捐献者捐赠每份“便便”得到40美元的酬劳。荷兰近日也开设了首间粪便银行(Netherlands Donor Feces Bank, NDFB),但和中国一样,它也不打算支付捐献者酬劳,一切都靠自愿。
不过,想成为“便便”捐赠者并不容易,你必须身体非常健康。上海市儿童医院要求,捐赠者要在18-40岁间,1至2天大便一次,粪便形状正常。另外,志愿者还需要接受医院提供的肝功能检查、甲/乙/丙肝抗体、HIV-1/HIV-2抗体、CMV抗体和梅毒筛查,并提供50克新鲜“便便”做虫卵和寄生虫检测、粪便培养、艰难梭菌毒素等检测。
在接下来一个月时间,通过筛选的捐献者则需要在每次排便后,将新鲜“便便”放在医院提供的收集容器内,并在2小时内送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