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回港女子病重也不敢去医院 那打素医生分享疫情下的难忘故事

撰文: 三联书店
出版:更新:

疫症给予我们检视不足的机会,能够从中汲取最大的教训,才不枉逝者的牺牲。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经历,使港人的抗疫意识和能力都明显增强,专业医护与普罗大众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也得以提升;17年后,我们再度经历一场重大的疫症,可会有新的启示?(以下内容节录自《COVID-19抗疫之路:香港医护的心路历程》。)

文: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急症室陈嘉宝医生(港岛东医院联网医护)

以香港医疗界的专业水平,处理疫症的能力是无庸置疑的,这点正好反映在今次疫症中。专家学者和前线同事在各自的范畴发挥作用,运用丰富的科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知识,快速地掌握了 2019 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传播途径、病征和治疗方案等,更在疫情未完全受控时,已发表相关的文献。

医学训练注重科学,以上所述本来就是我们的专长,然而,我们的训练是否真的足以面对疫症?当然,我们可以精益求精地做更多科研,不过疫症与一般疾病不同,要是用处理一般疾病的态度去理解疫症,则有点浪费医者的独特视野。除了分析数据和制定指引,我们应该在医疗当中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疫症之所以让人震撼,是因为人面对危难时会触发深刻而独到的感受,危难把一些现象放大,而这些平时只会轻轻带过的问题,在危难面前我们再也不能退避而必须直视它。

最典型的例子,是战争、空难、地震等天灾人祸,迫使人放下一贯的营役,去思考生活以至生命本身。依照这个方向,医者在疫症面前,特别当我们身处在比外行人更优越的观察点时,理应放下日常的操作,去思考病患的本质以至整个医疗系统本身。这是今次经历令我感受至深的,迫使我从一个后设的角度去理解疫症,以及从中看到的问题。

【延伸阅读】抗疫近1年同事仍不戴口罩防疫意识差 楼主出Po叹:啲人真系唔惊(点击放大阅读)▼▼▼

+13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先说病患的问题。有说医学是最人性化的一门科学,从人性的角度看,疫症下大家忍受隔离之苦,生活顿时失去重心,孤独感油然而生。隔离(isolation)除了指物理上,还包括经验上的孤立。我们看到确诊患者或受医学监察的人被隔离,不少同事主动地自我隔离以减低传染家人的风险,一般市民的生活也大受限制,各种活动被迫取消,亲友相聚的机会减少了,这是物理上的孤立。

患病者的经验是另一种隔离,即使有人关心陪伴,病人自身的痛苦始终是需要独自承受的,这无疑让人感到孤独。我看过一位中年女病人,因疫情关系被困外地多月,回港后即使感到浑身不适却不敢到医院求诊,直至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和轻生念头,在家人的劝喻下,才在疫情稍为缓和后来到急症室。

虽然最终证实她不是COVID-19确诊者,却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她那控制不住的激动情绪,我看到孤独、无助和恐惧。作为照顾她的医生也有隔离感,会为渴望理解却不能真正理解病人的痛苦而难受,相信她的家人亦有同感。一场疫症让我看清楚医学的角色不只围绕一个病字,更不限于科学,而是有更多人性层面的东西。

【延伸阅读】网民分享确诊经历 初期病征好轻微  身体检测才发现肺部有阴影(点击放大阅读)▼▼▼

+14

医学院的教授说过,医学有科学和艺术的面向(medicine is a science and an art)。如果医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更健康,从而改善生活质素,那么,科学触及的只可能是一小部分,我们还需要更多层面的补足,才能全面地理解并准确地处理病人甚至医疗系统的问题。话虽如此,现实中两者却明显地不对等,而且很多人误把医学的艺术性简化成病人心理和社会需要的考虑,而事实上,像隔离和孤独感这些状态,都远超此范围。

这里便带到病患(illness)和疾病(disease)的区分:疾病是绝对客观的医学名词,它除去了病患中的经验部分。偏重科学(尽管是心理学)的缺点就是把目标由病患转移到疾病,病人的经验被技术遮蔽,病患还原到物理层面,导致医学的非人性化。虽然全人医疗(holistic medicine)是个很好的方向,但麻木怠倦乃人之常情,如何实践而不流于形式,才是症结所在。这令我想起“关怀伦理学”,法国的医院有哲学教授带领医护人员讨论如何关怀病人。原来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取代他人做判断,而关怀伦理学的其中一个重点,是提醒我们把这个位置归还他人,这是尊重,也是一种关怀。

套用在工作上,就是说我们要避免把自己的主观感觉投射到病人身上,例如我们有时会怀疑病人夸大了痛楚的程度,或把病征轻率地归咎于情绪病。上文提及的那位病人,最初大家都认为她是受疫情困扰导致情绪病,所以出现浑身不适的表征和轻生念头。幸好我把她送到内科而不是精神科,最后诊断出心脏和肾脏病变,源头治理好,“情绪病”也就不药而愈。假如以主观直觉判断,便会耽误病情或安排不必要的治疗。

疫症下各种情感混杂在一起,往往会把问题复杂化,扰乱我们的思路;另一方面,它放大了一些惯性的错误连系,使得我们反思。在处理病人,以至因恐惧前来“求诊”的大众、同事的顾虑时,需要避免主观,放下“一向都是这样做”的信念,发挥医学的艺术性,即使未必能解决问题,至少可避免把事情变得更坏。毕竟,人性的复苏比心肺复苏和制度的复苏重要。

【延伸阅读】新冠疫苗接种|年老爸爸唔怕副作用坚持注射 意见分歧全屋吵大架(点击放大阅读)▼▼▼

+6

网民普遍认为,楼主不应干涉父母是否接受注射疫苗的决定,最后决定权都应该要交回父母,以下为部分网民留言:

+2
《COVID-19抗疫之路:香港医护的心路历程》书本封面

书名:《COVID-19抗疫之路:香港医护的心路历程》

作者:港岛东医院联网医护

【本文获“三联书店”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