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盘点总统选举小知识 最著名民调失准例子点样错?

撰文: 田中贵
出版:更新:

2020年美国大选至今已逾一个月,总统特朗普仍拒绝认输,美国各州选举人团在选举舞弊的争议声投票,投票结果确认拜登(Joe Biden)在总统选举中胜出,离入主白宫又近一步。美国大选为何会选择11月中某个星期二举行、历史上最著名的失准民调为什么错得离谱、谁是屡败屡战的美国“政坛李克勤”等,一向解释古今中外历史的YouTube频道“cheap”今次一一详述。

美国以前是农业社会,民众在秋收后会比较有空,所以选择秋天投票。 (YouTube频道“cheap”影片截图)

由于美国以前是农业社会,老百姓在秋收后会比较有空,冬天则有可能会下雪,阻碍选民投票,星期日要进行礼拜,为了照顾偏远选民,所以预算他们需要一日时间前往票站投票,所以敲定11月中某个星期二举行选举,让选民投票。

美国民调近年经常被指无法真正反映选民意愿,尤其是2016年特朗普斗希拉里该次选举,但历史上最著名的失准民调发生在1936年,由代表民主党的小罗斯福与代表共和党的兰登竞逐总统,当年美国最火红、事前曾5次准确预测选举结果的杂志《文学文摘》(The Literary Digest)邮寄1000万份问卷调查给读者,回收230万份,杂志预测兰登从531张选举人票中取得370张,最终小罗斯福却夺523张选举人票赢得大选,杂志选后数个月便倒闭。

前立法会议员冯检基曾被网民形容是“政坛李克勤”,冯亦为此自嘲,美国历史上都有一位“政坛李克勤”,诺曼.托马斯(Norman Thomas)代表美国社会党从1928年起连续六届参加美国总统选举。

【本文已获YouTube频道“cheap”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