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质疑血库不停叫告急 红十字会逐点回应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早前网上有传,红十字会近年出现“血荒”,与血液运送至内地,或提供予在私家医院做手术的内地人使用有关。虽然该会最后澄清,血库紧张主因是人口老化,但社会对此说法仍有保留。
近日有专栏作家对血库使用对象存疑,在报章上刊登文章,提出三大疑点,包括捐血人数增加,血库依然告急。
红十字会回复《香港01》查询,就三大疑点详细解说。

红十字会在整体血液收集数字方面是同比上升,但是年青人参与捐血的人数却不断下降。(资料图片)

专栏作家高慧然日前在报章撰文,题为“血液为何告急”,认为香港人应有权知道血库使用对象。以下是她提出的三大疑点,由红十字会解答。

疑点一:本港捐血人数持续增多,为何无法维持血库稳定?

高慧然在文中提及,据悉捐血人数并未大比例减少,血液需求却不断增长。

回应一:整体捐血人数增多 年轻人则减少

虽然红十字会在整体血液收集数字方面是同比上升,但是年青人参与捐血的人数却不断下降。去年首次捐血者的人数约为3.7万人,当中16岁的年轻人只有约7,000人,较2014年约9,500人下降两成;而过去5年,16至20岁年轻人捐血参与比例亦由两成下跌至去年的1成,跌幅接近1成。

疑点二:血库使用对象是谁?

高慧然指,红十字会回避内地人到本港私家医院做手术的人数,不曾提及患有特殊疾病、需要长期输血的双非婴的数字。她引述医管局儿科中央统筹委员会数据称,在国内居住的14岁以下双非童,来港求医人数占公立医院儿科服务近一成,使用昂贵治疗如地中海贫血的双非占三分二。截至2012年,来港治癌双非童五年激增四倍。过去多年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儿科部接受骨髓移植的双非童甚多,每个平均手术费达100万港元。

回应二:血库大部份用于公立医院 私立医院占少于1成

红十字会是香港唯一向本港所有公立和私家医院提供血液的机构,中心收集得来的血液,是经严格测试确保符合质量要求,才全数派发到本地各间医院供病人使用。而血液是暂存于医院的血库。医院血库会根据医生就病人的实际临床输血需求,分派血液至各病房、手术室或日间医疗中心。

红十字会今年内曾多次呼吁市民捐血,有人质疑血库存量持续紧张的原因与双非人士有关。(资料图片)

由于公立医院提供全港约9成的住院医疗服务,因此中心大部份血液亦是供给公立医院病人使用,私家医院只占少于1成。据医管局资料显示,公立医院大部份血液应用于内科、外科、骨科及肿瘤科病人。市民比较熟悉的需接受输血的疾病包括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癌和骨髓移植病人,意外受伤病人、接受各类手术、严重骨折及其他长期病患人士等。

另外在进行器官移植手术时需要更多血液,例如肝脏移植手术需使用40至50个单位的不同血液制成品,而重型地中海贫血病人终生需要每三个星期接受一次输血。由于血液是没有代用品和有储存期,所以稳定的血液收集是非常重要。

红十字会称,现时血库受惠对象,大部份是公立医院的病人。(资料图片)

疑点三:双非人数近年已减少,为何血库仍见告急?

高慧然表示,过去四年来港冲闸生育的国内孕妇少了,双非人数大幅下降,但不明白血荒的原因。

回应三:每日捐血人数目标不及1,000人

中心预计在未来日子,血液储存量不能维持在一个稳定及满意的水平。现时,中心的每天捐血人数目标为1,100人,才能满足全港医院的血液需求,但是每天前来捐血平均只有800至900人,持续未能达到目标。 医疗服务的高速增长,一直是血液供应求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心需要经常呼吁公众捐血,以确保医院有充足的血液供应给病人使用。

红十字会又强调,中心一直坚守为全港医院提供足够和安全的血液进行临床输血治疗的使命,满足全港医院病人的所有用血需求。当发现有谣言在网上散播时,医院管理局和中心会即时透过不同渠道,包括社交平台和传媒报道作出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