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大不同 大学生如何与室友共处?
岭南大学早前有中港宿生因文化差异而起争执,翻查资料,本地大学宿位稀少,要住宿可谓“争崩头”;难得可以住宿,面对文化、生活习惯大不同的室友,宿生之间如何可和平相处?
岭大学生:生活习惯唔同,夹硬住埋同一层
岭南大学霍藻棉楼(Hostel B)早前有内地生,因不甘同层宿生深夜时份仍然吵闹,拍片上载后批评吵闹学生为“废青”,其后反遭指责为“支那狗”。住在同层宿舍的Donald曾向《香港01》表示,当时“成层好兄弟”正在庆祝宿生生日,故相对平日嘈吵,“通常有班住耐啲、玩Hall Camp(宿舍迎新营),会比较熟络……可能佢(拍片者)想静,但我哋𠮶层惯咗2点钟都未瞓”。
“生活习惯唔同,夹硬大家住同一层……有啲人惯咗𠮶个时间先active啲,有啲人觉得好嘈,就会投诉。”
大学宿舍舍监:争执多源于生活习惯差异
浸大杨振宁堂舍监、中医药学院教学科研部副主任余坚文博士向《香港01》表示,中港学生之间出现争执,多因生活习惯差异,如本地学生多较晚睡,“peak hour系凌晨1至3点”;加上说话声线较大,偶尔会引致内地生或外国交换生不满。但据他所知,不少内地生均努力融入香港文化、学习广东话,争执、矛盾并不常见,“人与人之间一定有differences(差异,)唔系因为地域、文化差异。”
大学生:室友是一份责任
在宿舍房间挑灯夜读、与宿友打麻将、聊天,住宿舍对不少大学生而言,相信是难忘回忆。但面对生活习惯差异,大学生又如何与室友相处?
“Roommate呢样嘢都系责任嚟,你拣得同佢做roommate,就应该好好地同佢相处。”
Chris形容,室友对他而言就如家人、兄弟,“唔系真系屋企人嘅屋企人……佢会唔收钱咁畀面我食,会帮我洗碗”。他认为宿生亦有责任与室友打好关系,“你拣得同佢做Roommate,就应该好好地同佢相处”。
“我都当咗佢哋系家人,有幸喺呢个宿舍,喺大学呢四年相遇,都觉得系好幸运嘅一件事。”
Jerome过往数年曾与捷克人、台湾人同房,对于文化差异会否影响与室友相处,Jerome认为要视乎对方性格,“睇佢多唔多讲嘢、愿唔愿意接触我哋文化;如果佢愿意接触,都会好活跃”。
大学生申请宿位“争崩头”
岭大宿生争执引起网民热议中港矛盾。翻查资料,本港大学宿位不多,宿生往往需“争崩头”(见表);有报道指2012/13年度八大资助院校宿位共约3.35万,但却有多达5.6万名大学生申请,当中近2.25万人无宿位。
另一边厢,大专院校往往承诺向内地生提供一至三年不等的住宿安排,如港大承诺为非本地生安排首年宿位、中大则承诺向非本地学生提供3年住宿,加上中港矛盾日渐尖锐,本地网上讨论区中,内地生不时被指摘“争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