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每逢佳节被逼婚 “假恋爱”拆父母催逼“绝招”

撰文: 方婵珠
出版:更新:

相信大时大节,特别是农历新年对不少单身男女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节日,宁愿返工都不想“招呼”亲朋戚友,以躲避一条又一条没有答案的问题:“什么时候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新华网整理内地父母“逼婚手段”,并附上网民“拆招秘笈”,互相“切磋砥砺”。

大陆父母逼婚和中央“打虎”一样,遍布全国,深入各省份,比率高达70%以上,而且二、三线城市高于一线城市。逼婚“受害人”多是即将“奔三(30岁)”的年轻一辈,25至30岁的青年“被逼婚”高达86%,当中又以女性比率又高过男性6%。

一对情侣在合肥车站外合照。(新华网)

为求子女尽快成家立室,内地父母逼婚手法层出不穷。由上海“念经式”,日念夜念直至子女成功结婚生子。四川家长喜欢动员全家上下、亲戚朋友齐齐上阵,一同围攻子女,而广西的父母则往往强行为子女安排相亲。

报道归纳出父母逼婚的“绝招”不外乎四种,“谆谆教诲”、“联同亲朋好友施压”、“强行安排相亲(相睇)”及“严厉申斥”。子女破解父母“必杀技”的对策则包括四招:在父母面前表现苦恼、转移话题、顺父母意去相亲或假扮有恋爱对象,当中广东男性用“假恋爱”招数瞒天过海的比例冠全国。

内地网民自制“表情包”,向单身人士传授绝技。(网上图片)

面对三姑六婆“好心”的关注,内地网民亦有高招,传授“先发制人”招数,在她们问及另一伴之前,假装关怀,率先关心他们的子女,“有没有恋爱?”、“什么时候买楼给儿子结婚?”以至不怀好意地问“今年股票有没有收获?”或讽刺地问姨姨婶婶“为什么跳广场舞,仍然会肥?”。

新年一年一次,若非父母苦苦相逼,亲友们又不厌其烦地问候,子女们也不会害怕出席亲友聚会。报道最后分析内地两代人对婚姻迥然不同的看法,上一代认为找一个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侣就可以,年轻一辈则是坚持找到真爱才结婚。也有学者分析指,随著女性经济独立,女性不需要找一张“长期饭票”,结婚的意欲也相对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