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风之后”麦卓颖诞生 想玩滑浪风帆? 康文署130元有得学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相信香港人对于“滑浪风帆”一运动不会陌生,除了“风之后”李丽珊1996年凭滑浪风帆勇夺奥运金牌外,昨(29日)有年仅13岁的麦卓颖,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滑浪风帆锦标赛,于U15女子组后来居上成为世界冠军,赢得香港在这项赛事史上首面金牌。想玩滑浪风帆,香港又有什么场地可支援大型的风帆活动?除了“风之后”李丽珊成长地长洲之外,以下有不少场地参考:

麦卓颖为香港实现在世界滑浪风帆锦标赛金牌“零的突破”。(香港滑浪总会提供)

6大场地:

长洲滑浪风帆水上活动中心创兴水上活动中心赤柱正滩水上活动中心圣士提反湾水上活动中心大美督水上活动中心赛马会黄石水上活动中心

赤柱正滩水上活动中心。(资料图片)

装备:

用具方面,包括:帆、风帆用具套装、桅杆、帆杠、延长杆、万向接、板、挂勾衣和挂勾绳。至于初级风帆手,以下几项装备不能缺少:

衣物

所穿的衣物较为简单,鸭舌帽、长袖或短袖T-shirt用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再加运动裤和一双保护脚部的胶鞋已合符要求。而帆船手套和防水靴,则属基本装备。而在天气比较寒冷日子,初学的帆手应穿上能保持体温的Wet-suit。

天气比较寒冷日子,初学的帆手应穿上能保持体温的Wet-suit 。(资料图片)

除了台风吹袭的日子,香港一般的风力都较为柔和,水温也较高,适合初学者。康文署辖下有多个体育活动中心有开课教授风帆体验训练班,方便初学者参加。

自从“风之后”李丽珊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一举夺金后,滑浪风帆一向是香港的精英项目,按政府划分的资助机制,属于最高“A*”级别,即代表有机会在奥运获奖的项目。同属“A*”级的还有羽毛球、单车及乒乓球。

有“亚洲一姐”称号的卢善琳。(资料图片)

而刚过去的里约奥运滑浪风帆项目,香港有一男一女代表参加,分别有仅23岁的卢善琳,她在3月的亚洲滑浪风帆锦标赛中,以第一名完成奖牌赛,夺得女子RS:X帆板组冠军,坊间亦冠以“亚洲一姐”的称号。而刚过去的里约奥运,她以总成绩排第17位,无缘奖牌赛。

郑俊梁(资料图片)

而滑浪风帆港队男将代表郑俊梁,8月首次代表港队出战奥运,更成功杀入奖牌赛,总成绩名列第8,亦是本届滑浪风帆队中最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