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在英国|职场文化大不同 OT迟走反被照肺质疑工作能力

撰文: 热评
出版:更新:

文:顾书维 (于国际顾问公司任职,现旅居英国)
来到英国之后,家人和朋友经常问我:工作辛苦吗?老实说,要适应的文化确是不少,但如果论辛苦,远不如香港,至少在英国,甚少OT。

1.惯了在港开OT的港人,来到英国第一件事要适应的是准时收工。(《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根据统计机构Eurostat于2019年的数字,全职受聘的英国人平均每周工作42.5小时,略高于欧盟27国平均水平的40.9小时,以五天工作计划,平均每天工作8.5小时,甚少OT。既然他们从不OT,为何也可以准时完成工作?相信是不少人的疑惑。

在此分享一次“奇观”。话说初到伦敦工作,有次随老板去某大公司开会,采取开放式办公室(Open Office)设计,就像不少初创企业般,大家可以随时走去别人的位置交流,甚或开个小型会议。

那天我们连续与不同部门开会,最后一个会议在四时半开始,交流颇为愉快,然后,一到下午五点三十分,神奇一幕出现了──九成九的职员都站了起来,执拾个人物品,正式收工。

然后我察觉到气场开始有变化,正与我们开会那两三位员工,开始面有难色,我脑海马上浮现“阻人收工犹如杀人父母”的念头,眼见势色不对,我也马上结束会议,提议细节在他日再续,他们才松一口气。

5. 笔者在英国工作时,体验到“阻人收工犹如杀人父母”的感觉。(《不懂撒娇的女人》剧照)

过去在香港工作,多少有种斗迟走(甚至斗唔走)的文化,仿佛肉身留在办公室愈久,就对公司愈有贡献般。然而,如果在英国职场,如果员工经常迟走,大家会质疑:为何你在工作时间内未能完成工作?是否你的能力问题,导致效率如此低?

曾经听过朋友的故事,他部门其中一个实习生,来自中国,崇尚“九九六文化”,明明在四点左右完成所有工作,都硬是要在工作留到七、八点左右,引来其他同事侧目,终于有日她的Supervisor忍不住问,为何完全工作仍然不走,宁愿在座位上呆等,她说出原委后,被上司“温馨提示”一番,后来就不再出现“留守”到最后的光景。

此外,以我个人观察,他们亦会善用午膳时间。不是每个办公室都近商业大街(high street),外食远不如香港般方便,大家宁愿在自己座位上用膳,或者两三个同事午餐小聚,食物选择也会吃得比较light,三文治或者沙律,多数在15至30分钟内完成,之后就马上重返工作,吃得轻盈尚有个好处──下午不会饭气攻心,昏昏欲睡,确保效率。

在外国,work-life balance不是企业吸引人才的口号,而是真正重视的价值。不少专家研究工作效率,发明各式各样的productivity hacks,例如GTD、Bullet Journal、Pomodoro Technique等,为的就是让大家可以更有效率地工作,而不是在永恒OT中轮回。

至于放工后的时间做些什么?就是平时small talk的谈资了。

作者简介:

顾书维。前社区主任,曾留学英伦,主修国际关系,现旅居英国,于国际顾问公司任职,写文章以自娱娱人。

作者facebook专页: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