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新界人衣着” 屋邨出身女考入港大神科:勿太快对人下结论
人人都讲“父干”,唔通人人都真系靠到父干咩?近日有关家境会否影响品格的话题引起共鸣,有网民就投稿至facebook专页再延续讨论,指自己是“屋邨妹二代”,但成功入读香港大学神科,身边人大多都是传统名校或留学生,因而深深感受到大家的距离,更试过在举办活动期间,被人以衣着揶揄,一句“同学你系咪新界人?”令她非常尴尬。
不少网民看过帖文都为楼主抱不平,又好奇“新界人衣着即系点?”但亦有人指楼主同样对家底好的人有刻板印象,“都系比较紧自己同人哋背景啦”。
该网民日前投稿至“CUHK Secrets”,称自己出身于公屋家庭,但认为“屋邨妹”都可以好像手机型号一样不断创新,虽然母亲不具备中产父母的见识和生活品质,甚至反对女儿去外国见识,“唔否定上一代系咁”,但长大了就理解他们是受环境所限、缺乏高等教育机会,现在变成女儿帮手薰陶他们,“现在家母都知道Leica 机系咩,经过鼓励都读咗宝石鉴定”。
作为“穷二代”的楼主称,自己于当年高级程度会考凭2A入读神科,发现同学几乎全部都是传统名校毕业,要不就是海外留学生,“得两个唔系名校,一个系某band 1 官立中学,另一个就系乡村学校嘅我”。她又列出跟同学的不同,“人哋由细学骑马、Cricket(板球)、Hockey(曲棍球)、Rugby(榄球),暑假欧游美术馆、香港开船P,我入大学前一无所知”。楼主还分享一次尴尬经历,称曾举办活动时被嘉宾质问,“同学你系咪新界人,新界人衣著系咁”,直言当刻才明白“smart casual 系咩玩法”。
不过,楼主认为“穷二代”不是没有机会经历“大型阵痛”改变自己,“咁你咪继续努力啰,唔驶死嘅。屋企咁穷,都系靠scholarship(奖学金)去外国exchange(当交换生),𠮶段日子经常去行博物馆同美术馆,学下外语”,更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成为某个专业,而且大学期间发掘不同兴趣,潜水、攀石、摄影、品酒,日后见客都有更多话题。帖文又鼓励网民,不要太快向身边人下结论,“因为你唔会知佢哋会唔会觉悟,几时又会努力去到一个你预计唔到嘅位置”,又指当眼界改变了,就不会再用二元思考去定义一个人的出身和品质。
帖文随即引起网上热议,大家都对“新界人衣着”充满好奇,用家底定义一个人的成功,眼光不够宽阔。按图即睇更多网民意见↓↓↓
同场加映:【公屋出身名人】
同场加映:【发觉自己不再是少女的10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