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宵大厦】李施嬅剧中展现旗袍女性美 旗袍变短其实有原因!
集怀旧、悬疑、诡异于一身的《金宵大厦》,剧情一反TVB剧的套路,愈来愈离奇、愈来愈黐线,究竟这套会是神剧还是胶剧呢?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更多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金宵大厦》讲述保安员阿萧与空姐Alex在金宵大厦中的奇遇,一小段一小段的记忆碎片渐现眼前,由阿萧不时看见身穿旗袍的Alex,到Alex在航班上遇到称她Coco姐的舞小姐们,他们上一世的故事慢慢被揭开。而李施嬅的旗袍装,亦引起了小编对香港旧时旗袍的好奇。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原来在香港开埠之初,英方发出公告向华人保证“凡有礼仪,所关乡约律例,率准仍旧,亦无丝毫,更改之谊”,因此华人在习俗方面维持传统模式,当中包括了服饰,当时女士的服饰以较为阔身的袄裙为主。
直到随着辛亥革命爆发、西学东渐等等,妇女的地位上升。作为新时代新女性,她们亦多了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而服饰的剪裁也因此起了变化,变得较窄身及短身,方便女士活动。
歌仔都有得唱:“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当时的上海是中国最繁荣的都市,当地带领时尚潮流的名媛、女星如周璇、阮玲玉、胡蝶等多以旗袍装示人,使得当时女性对她们的装扮趋之若鹜。各式各样既能展现女性曲线美,亦不失东方特色的旗袍应运而生,现在的旗袍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
同时期的香港妇女服饰虽然也趋向窄身,但款式较为朴素和保守,直到战后。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进行一连串的政治运动,打压传统文化,就例如在文化大革命时,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因出访印尼时身穿旗袍,被指是“奇装异服招摇国际”。
在当时的情况下,大量的上海裁缝逃到香港落地生根,制作上海旗袍的工艺因而被带到香港,丰富了香港的时装发展,而香港人普遍称旗袍为“长衫”,在五、六十年代长衫盛极一时,更是香港人的日常服饰呢!后来长衫不敌西方成衣潮流,演变成在重要场合才穿着的礼服。
作者简介:煲剧学历史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istoryinDRAMA/
网站:https://historyindrama.wixsite.com/home
Instagram:@historyindrama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从上海旗袍到香港长衫】”】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