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生沦落到搞假宜家网站?原是走遍城中村研究街头设计!
这个家居网站,像不像宜家的仿冒版?仔细一看,又非常搞笑,展示的都是城中村村民的日用品。造出这个网站的,是93年出生的男生黄河山,他毕业于清华美院,学的是视觉传达,2016年,他从清华出发,走遍北上广几大城中村,曾被人当成记者、骗子、推销员轰走,经过长达3年对民间设计的探索,写成一套书,将其研究命名为“野生设计”。
他关注北京、广州和深圳的城中村里野生、接地气的街头设计:那些修车的大爷,做钢材焊接的大叔……因为生活需要,就会用手边现成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材料,造出方便好用的日用品。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自述:黄河山 编辑:周树婷(一条)
“假宜家”
我叫黄河山,2017年我与朋友姜凡做了一个“全家家居”网站,从城中村的大叔大爷大婶那里征集了多件作品,并推出了我们的首发王牌系列产品(按图看产品及其独特处)▼
其实,以上这个网站是虚构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它是我和朋友姜凡在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上的一个艺术项目。因为在城中村看到这些小凳子,就想去收集起来放到展览上,让观众体验并且了解这些城中村居民的一些生活小智慧和故事。而当时在展览上出现的那些凳子只是我在城中村发现的凳子中的三分之一。
在深圳,城中村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圳有两千万人口,有一千万人都生活在这些城中村里面。这些小凳子的设计师都是深圳城中村的居民,是修车的大爷,做钢材焊接的大叔……他们都没有学过艺术或设计,只是因为生活需要,就会通过自己的手艺,用手边现成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材料,去把它制作出来。我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些东西在普通城中村居民的眼里没什么特别,但在一些设计圈、艺术圈的人看来,会有一种淡淡的艺术感。
探寻野生设计
我会对这些城中村的小凳子感兴趣,也是源于我毕业设计时做的研究叫《野生设计》,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这些平民百姓设计师们十分“野生”且随处可见的街头设计。探寻野生设计的整个过程,是从2016年我做毕业设计时开始的。两三年来,我就靠骑自行车或走路,几乎走遍了北京、广州、深圳的城中村。也短途地去了一些其他的城市,比如说河北的易县,还有广东的江门这些地方。
这其中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进入这些陌生的地方,别人会对你有些排斥。我也曾被人当成记者、骗子、推销员来轰走,旁边的人他就会直接走过来用手盖著你的相机。经过这两三年的探寻,我也对这些直接简单粗暴,却充满创造性的野生设计,做了一些总结。
野生设计的五大特点
1. 一切以功能性和有效为目的
在现实条件的限制下,人会被迫想出很多有意思的解决方案。(按图看看例子)▼
2. 视觉、行为上都简单粗暴
野生设计它会用一些特别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占领你的眼睛,它有时候会用到一些人海战术,它也可能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让你猝不及防。平时你可能会觉得它会有点烦人,但是当你真的急需某一个服务,比如一个维修公司的电话,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其实出现得很及时。(按图看看例子)▼
3. 万物皆可用
迫于现实条件,野生设计的媒介都十分简单廉价,破纸皮、墙壁、门窗、路面、电线杆甚至是流浪动物都可以作为它展示的地方。(按图看看例子)▼
4. 内容直击痛点
野生设计强调内容表达的直接,一个词语可以说明白的绝不会用一段话,一个字可以解决的绝不用两个字。高度提炼浓缩过的内容再用娱乐性的话语,一下子打中你的兴奋点。(按图看看例子)▼
5. 字体设计花样繁多
我对这些野生设计的字体,做了一个小小的分类,会有几个级别。 (按图看看例子)▼
野生设计产生于日常生活,也服务于日常生活
野生设计这种“野蛮”的气质也许不是很好,但怎么让它变得更好?我们需要了解它形成的土壤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一上来就用设计师自己的审美趣味去改造它。
考察过程中我碰到过一个大叔,他开了一个特别小的杂货舖,生意也不太好,生活拮据,但是他的歌词写作热情依旧很高涨,从大学起一直写到现在四十几岁,还给自己印了一本作品集,在自己的小店铺墙上贴了一些自己的歌词作品,还想未来自己搞一些交流会。
做这些野生设计的人,他们其实每天都要疲于应对吃饭跟生存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心情去思考什么设计感或者艺术感。
野生设计它们看起来似乎是粗糙的,毫无美感,但是这种平民的态度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没有大师和权威,没有需要追逐的时尚和潮流,人们也不会热衷于标榜自己的审美情趣,不会急于建立个人风格。它以最基本的被我们忽略的设计逻辑,巧妙地利用有限的材料和空间,来服务于日常生活,解决了普通人生活里一些真实的需求。我想展现给大家,在主流的视野范围之外,还有这样一个由我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充满活力和智慧的精彩世界。
【本文获“一条”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