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断舍离】厨房好乱懒得煮饭 专家:想改变,从整理厨房开始

撰文: 书摘
出版:更新:

有人享受下厨乐,有人却视厨房是家居禁地,只愿做“无饭一族”。但是,现实中也有人喜欢下厨,但看到厨房与雪柜凌乱不堪而失去动力,日本收纳教主、断舍离专家的山下英子,在新书《家事断舍离》中表示,人们总会被“麻烦”、“懒得动手”、“不想做”的心情缠绕,失去下厨的动力。如果想改变这种心态,山下建议先整理出一个“让人想站在里面的厨房”,自然能提升“我现时自己肯造饭”的动力。
山下续指,理想的下厨环境,需要配合主人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心情,但人们其实不擅管理大量物品,故应尽量克制囤积减价食材或物品,再配合“透明收纳”方式摆放用具,方便轻松拿取,亦是增加下厨动力的好方法。

想增加平日下厨的动力,不妨由整理厨房开始做起。图为示意图。(台湾广厦出版提供)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以下是《家事断舍离》的内容节录:
人们很容易被“好便宜!真划算!”所吸引,结果购买了一大堆没能用完的食材塞满雪柜。图为示意图。(Getty Images/视觉中国)

为什么会不想煮饭?—从打造让人“想站在里面”的空间做起

本书内容并不是要传授“加强料理技术的小窍门”,而是一本“从根本改变下厨想法”的书。

“麻烦”、“懒得动手”、“不想做”的心情背后,是“作业”、“义务”、“不得不做”的情绪在作怪。

要怎么做才能产生“想吃”、“想下厨”的心情呢?

我前面提过,“分次型家事才是基本做法”。煮饭也是同理可证。最重要的是配合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心情去做。只要能明白人心易变是理所当然的道理,就不会“一口气采购”。因为人类本来就无法管理大量物品。

除此之外,“大容量”食材与调味料等也是盲点之一。我们很容易被“好便宜!真划算!”所吸引,结果购买后反而剩下一大堆没用完。物品其实有其“适量”限制。

常备菜同样是“总合型家事”的一种,必须避免这种做法。一般所谓的常备菜,本应指“还剩下一些食材,干脆拿来做点料理”、“正餐之外的小配菜”的意思。

采取“一口气购买”、“做常备菜”的行动,结果就是看著食材淹没厨房,料理台乱七八糟、冰箱无一丝空隙、甚至连流理台也堆满餐具。大家会想站在这样子的空间里下厨吗?如此环境只会让人懒得动手吧?

遇到这种情况,第一优先就是打造一个“让人想站在里面的厨房”。减少物品数量、不堆积东西,也不延迟厨房里的工作。

料理台的台面上维持干净宽敞、冰箱的食材摆放一目了然,如此一来自然能激起居住者的食欲,让人打起劲来决定:“煮顿美食吧!”

透明的密封袋子既能节省雪柜空间,亦能让人对雪柜的存放情况一目了然。图为示意图。(台湾广厦出版提供)

不需要有盖子的容器—一个动作就能取用的透明袋子

塑胶盒这类的密封容器非常便利,各位家中共有几个呢?

大塑胶盒里装著中塑胶盒,中塑胶盒里还有小塑胶盒。家里放了上百个塑胶盒,甚至还有塑胶盒专用的收纳空间。我时常听到上述情况。但是,越来越多的塑胶盒,真的有发挥到用处吗?

我为了预防密封容器增加,刻意把容器收在冰箱,并限定“总量”,最多只放十个小型密封容器(ZIPLOC 商品),以及五个大型盒子。若有煮好的白饭就分成小袋装后冷冻保存,便于之后使用。

不过,最近我也开始转向将“密封容器”断舍离,改用 ZIPLOC 出品的密封袋。这是因为密封容器皆有盖子,不能立刻取出食材。而且盒子容易上下堆叠,会让人不经意地越积越多。

前一阵子,我去一位学生家中查看她使用厨房的情形。她的冰箱里放了三十九元商店购入的双层抽屉托盘,设计成需要拉出托盘才能拿取放在里面的东西。

不过她打开冰箱时,却是直接伸手进去拿食材。动作到此结束,抽屉托盘失去了伸缩的功能。换句话说,她并不需要收纳托盘。虽然商品广告高唱著“拉出收纳托盘,生活更便利”,实际使用时却没有“拉出”的动作。

正因如此,我个人偏爱使用密封袋。米我也是用密封袋保存。最初先装在两公斤装的大容量袋子,等米量减少后,再分装到小袋子。

我家中的冰箱门架上还夹了八个强力夹,这是用来封装没使用完而装袋的食材。当俯瞰检视冰箱时,夹子就能提醒自己“这个只吃到一半”。

洗脸台的东西放得井井有条,自然能快速拿到想要的物品。(台湾广厦出版提供)

“透明收纳”一清二楚

封箱胶带也收到透明的袋子里

密封袋不只能活用于冰箱区。把黏人的封箱胶带放到密封袋就不会乱黏东西,毫无压力。

洗脸台的东西也要一个动作就能拿取

洗脸台会用到的东西分类整理后放到透明玻璃杯,并收到洗衣机上的柜子里。实现“打开柜门就能拿到东西”的目标。容易弄丢的梳子、刷子都放在一起。

书名:《家事断舍离》(台湾广厦出版)

作者:山下英子

日本一般财团法人断舍离代表。杂物管理咨询师。

出生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院毕业。学生时代接触瑜伽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从中领悟“断舍离”的概念,将之运用于“整理术”中,打造出任何人都能够实践的自我探索法。断舍离同时是一种促进思考新陈代谢的思维切换方法。

译者:钟雅茜

出版社:台湾广厦有声图书有限公司

《香港01》获出版社授权转载,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