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做农村姑娘 青岛大妈为学英文离家20年 卖血拾荒追寻翻译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过很多人因生活困难,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甚至成为人生一大遗憾。青岛大妈袁英慧于中学毕业后进入时装职业高校,不过她真正喜爱的是文学,一直希望可以成为英文翻译员,但遇到家人强烈反对,她为追寻理想决意离家出走。不过,由于她没有技能,孤身一人生活拮据,20年来只能自学,更曾更为买教材而卖血,最近两年更开始拾荒生涯。近年袁英慧曾自行翻译了一本英文小说,且读得懂英文报纸,但因际遇问题,翻译工作却没有太多进展。她未来打算学习使用电脑和上网,善用知识改善生活。虽然生活不容易过,但她仍然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且并无后悔,坦言:“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这样选择。”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44岁的袁英慧来自青岛市城阳区城阳村,学生时代是个“文青”,中学时文科成绩不差,以英文学得最好,她的整体成绩虽非名列前茅,但初中时还是可以排在十几名,到了中学毕业考试前,其成绩只能算是中等,之后考进入时装专业的职业高校。
虽然升读其他学科,但袁英慧对文学的火从未熄灭,因不甘心做裁缝,所以额外购买英文教材自学,“我知道自己的水平,虽然喜欢文字,但是当作家太难了,退而求其次,我想当个翻译,也算是半个文字工作者”。找到人生目标,家人却大泼冷水,还被爸爸批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吵了几次大架之后,袁英慧便退学到村办的工厂打工,其间她从没放下书本,却使她成为村内异类,被批评“打工不好好打工,偏偏摆起读书的架子”,是“不走人道的人”。
年轻的袁英慧视堂姑妈为榜样,因她离开工厂后上学5年,考到一间不错的学校,靠知识改善生活,家人也沾了光,所以袁英慧深信知识改变命运。不过人言可畏,村民对袁英慧的批评连她爸爸也听到了,结果他每天骂袁英慧3次,骂得她愤而离家出走。
袁英慧没有家人支持,亦没有一技之长,薪金仅可糊口,没可能重返校园。于是袁英慧便想到了卖血,每次卖血可以赚180元人民币(约203港元),而且还送一包饼干。卖血生涯持续了2年,她每3个月去一次,每当她收到钱,便会立即拿去买书,包括多套当时极之流行的自学英文教材、录音带、及录音机。她天天都会花上数小时听录音带,遇到不明白的字就查字典。
努力学习英文20年,袁英慧仍然一贫如洗,居无定所。袁英慧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英国文学小说,自行翻译成中文,她拿出一大叠稿纸,足证她有一定的英文程度。她现时可以看得懂中国日报的海外版,即便是外国报章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都不会难倒她。不过由于袁英慧一直接触不到翻译工作的圈子,所以她的知识暂时还没有改变她的生活。
在最近两年,她开始过拾荒的生活,她并不介意别人嘲笑她,只为工作时间自由,方便学英文。不过要做英文翻译,袁英慧考虑过报考资格试,但因考试费而却步。她又说自己现时年纪已经大了,没什么野心,只希望学以致用,改善生活,因为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解决生活问题。
袁英慧离家出走后与家人甚少来往,亦没有结婚,不过弟弟已经成家立室,要是村里发了福利,他都会将钱转交给自己,一年只见面两次。虽然两人是姐弟,但关系却如陌路人,袁英慧不但没有责怪弟弟,反而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自己现在这样,也怕弟弟和弟弟家的孩子在村里面擡不起头来”。
袁英慧未来打算学电脑,再安装一条上网线,因为有人跟她说,现时做翻译如果不会上网就做不了,其他人不会收手写的译本。要是有记者来采访她,她都会拜托对方,帮她解决电脑的问题,例如借一部二手电脑给她。
虽然生活困苦,不过袁英慧完全没有后悔,因为她知道如果她当初选择成为一个农村妇女,“一眼能望到头的日子”并非她的愿望,她直言:“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这样选择。”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