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食多餐不健康? 研究指内脏较快老化 寿命更短
少食多餐常被视为“保持新陈代谢的方式”,也有不少都巿人因为生活忙碌而无法正常地一日三餐,不停靠零食“填肚”,但一项最新研究却指出,进食频率高,每餐之间还夹杂零食可能会引起健康问题,甚至缩短寿命。
摄取相同热量但集中一餐
上周四(6日)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期刊发表的报告指出,每餐间隔时间愈长,雄性老鼠整体健康更佳,平均寿命更长。科学家利用了292只雄性老鼠做实验,将牠们分成两大饮食组别,一组给予健康食物,包括少量纯化糖分和脂肪,以及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另一组则刚好相反,获供给高糖、高脂食物;两大组之下再各自分为3个小组,第1小组的老鼠全日皆可随时进食,第2小组热量摄取减少30%但进食时间有规律,第3小组热量摄取跟第1小组每日吃下的相同,但就集中在一餐。
然后,科学家持续监察老鼠的代谢情况有否改善或变差,以及寿命长短变化,并在每只老鼠死亡后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第2和第3小组的老鼠进食方式很相似,因为不是随时可以进食,每餐相隔时间亦较长,故每餐都会把食物吃光;另一方面,第1组的老鼠可以悠闲地进餐,且随时享用小食。
延长禁食或助维持某种机制
不过,最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第2和第3小组老鼠之间存在另一种相关性,那就是无论牠们吃什么,一般均较第1小组的老鼠活得更健康,寿命更长,即使是肝脏等器官衰老速度也会被推迟。此外,限制热量摄取的老鼠也显示出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有显著改善。
美国国家老龄研究所(NIA)主任迪卡保(Rafael de Cabo)说:“每日禁食时间增加,就算不减少热量摄取,不论饮食类型如何,都会导致雄性老鼠的健康和存活率得到全面改善,也许这种延长每日禁食期可以维持某种机制,而这种机制在持续接触食物时是不存在的。”未来研究将把实验扩大至雌性老鼠,甚至其他动物,以了解类似的饮食模式有多大程度适合用在人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