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天气下独自行城门水塘 山友带唔够水险因热衰竭死在针山

撰文: 热评
出版:更新:

今年炎夏来得特别早,这几天气温持续屡创新高,多渴水、小心中暑及热衰竭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一名一向有行山习惯的市民,近日独自上针山,由于熟悉该条路径,所以轻视了酷热天气的危险因素,带不够水上山,差点因为热衰竭而死在山上。他呼吁其他行山友不论有多熟路,都要留意天气及身体状况,同时要准备较多的水,不要等口渴才饮,否则已太迟。

该名巿民匿名投稿到Fitz运动平台,《香港01》获授权转载全文内容:

利申:以下是真实故事,所经历一切系个别状况,并非医学解释。文章目的是提醒大家,参与户外活动必须要小心酷热天气。有关中暑及热衰竭预防与治疗,请参考专业医疗文章,或征询医务人员意见。

难得有一日喺闲日放假,人人返咗工,郊外一定水尽鹅飞,梗系上山享受难得嘅宁静。

呢一日天色极好,万里无云,天空蓝得有啲假。我搭上了82号绿色小巴,直奔城门水塘。

计划系由城门水塘主坝,沿水塘裙边而行2公里左右,上草山林道,然后逆走麦径七段上针山,返回主坝。因为路径熟悉,过往都在2个钟内完成,所以只带800ml食水,几粒盐糖,一条能量棒。

笔者的路径沿城门水塘主坝行2公里,上草山林道,然后逆走麦径七段上针山,再返回主坝。(“Fitz运动平台”提供)

起步时气温约29度,初段水塘山径,两旁有树荫,时有微风,其实都几舒服,仲可以跑几步。亦知道山上太阳猛烈,呢一段专登少饮水,谂住留番啲水上山饮。

唔使一个钟,边行边跑去到针山山脚,望住针山畀太阳晒住,自己已经成身湿晒,不过 feel 到状态都唔错,只系觉得有啲口干。

当时谂,一定系坐小巴前食𠮶碗太兴餐蛋面啲味精太劲! 水唔饮住,食粒盐糖先。

知道天气热,已减慢速度一步步爬上针山,汗水无停过系咁流,面上嘅汗,用毛巾抹极都有。喺中途停咗两三次之后,终于上到针山山顶。

原本想喺山顶稍作休息,不过太阳实在太猛,地面散发嘅热气亦令人相当难受,唯有饮啖水,慢慢落山。

水樽嘅800毫升食水,而家得番一半。

水饮得好快,但都唔够身上嘅体力消耗得快。而且虽然行得慢,不过心跳竟然 keep 住160左近,我开行 turbo 用5分披跑400米都未必会跳得咁快。

体力好似突然被搾干,越行越慢,越来越想停。呢个时候心里盘算,如果停得太多,即系话要消耗更多食水,到时未必够水落山。

喺咁嘅情况之下,唯有放松身体,一步一步落呢1900级楼级,再慢慢饮埋𠮶唔够400毫升嘅食水。

结果,前后用咗差唔多3个钟行番去主坝,将剩番𠮶一啖食水一饮而下! 再慢慢行去烧烤场公厕,开猛水喉冻水照头淋,然后队番支宝矿力,先叫做有力行番去小巴站返归!

笔者因中途多次体力不继要休息,用了3个钟才返回主坝。(“Fitz运动平台”提供)

返到屋企仲大镬!

返到屋企,冲完凉食完饭,以为休息一下就可以复原。点知虽然开行冷气,但仍然不断出汗,而且觉得心跳得有啲异常,坐低再企起身时亦有头晕。我随即拎老豆个血压计量一量:

上压 107,下压65-因为家父患有高血压,我平时有帮佢量血压。所以我知道,我而家嘅血压好低 (我平时下压有80)。而持续嘅低血压,系可引发缺血性中风!

而令我更担心嘅,就系血压计亦显示我有心律不正。脉膊有时过100,有时得番70。

好彩我当年喺 St. John 读过急救证书,呢两年虽然无续牌。不过亦记得低血压、心律不正,以及全身无力,系热衰竭嘅征状。而治疗热衰竭,最重要系令身体降温,以及补充水份及电解质。

咁样,我就冲多次凉,开支宝矿力加冰。然后开多把风扇,瞓番一觉。

浅睡咗个零钟之后,出汗少咗,头晕嘅情况亦减轻,血压亦开始回升。

由下昼2点返到屋企,到晚上9点几,唔舒服嘅感觉终于消失。

笔者见到这个石碑才定下心来,并须饮下一支宝矿力,才有力走到小巴站乘车回家。(“Fitz运动平台”提供)

我写呢段经历出嚟,只希望提醒大家,行山最紧要做好准备,唔好持熟卖熟。呢段路我差唔多一个月行一次,结果都会中伏。喺呢度再次提醒大家:

千祈唔好一个人行山。无论条路几易,你有几熟路都好,突发情况你未必可以预计到。留意天气情况。原来喺我上山之后,天文台发出咗酷热天气警告。我如果有留意,就唔会带咁少水,亦唔会上针山。注意食水同食物。真系唔好懒,预多少少水,以备不时之需。能量饮品系必需品,单靠盐糖等“口立湿”系唔够。要定时饮水、食嘢。当觉得口渴先饮水,已经太迟。留意身体状况。好似当我去到针山山脚,其实已经 feel 到出汗比平时多,𠮶时应该检讨一下自己情况,唔应该踏上针山嘅石级,应该行回头路慢慢走。

我知道教训嘞,下次唔敢了!

(文章标题由《香港01》编辑所拟。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