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东京】涮肉不是打边炉 日式好肉吃法讲究 香港人唔识食?
日本这几年吃肉热潮越演越盛,“吃肉才有力量”成为许多人的观念,不少人更认为爱吃肉的人才会出人头地。日本人吃肉的方法也越来越讲究,许多食肉组织或产肉的地区还推出品肉师认定,甚至分猪肉师、牛肉师等等,吃肉的学问越来越深奥,如果不好好学习,或只让高手伺候,经常会花大钱还是没尝到肉的真髓。不少华人都爱吃日本肉,甚至不惜豪花巨款希望吃到最上等的肉,但吃法不妥却会白白浪费了昂贵的好肉,更让旁人看得激心。在日本,吃肉是一种高深学问,要知道该怎么吃、流行哪种吃法,才不致糟蹋好肉。台籍旅日作家刘黎儿,在东京住了超过30年,写下《东京天然色》一书中,分享她的东京私情怀,并提到日本人近年食肉文化的转变,直言台湾人或香港人都不懂吃日式涮肉,总是以吃火锅(打边炉)的方式把肉弄得硬梆梆才捞出来吃,“每次都让我想帮肉喊冤!”。刘黎儿在书中为一众爱肉族教路,希望大家能吃到最美味的肉。
以下为《东京天然色:兼具艺文、时尚、古典且念念不忘的东京此时》部分节录内容:
上等好肉太珍贵 不懂煮就交给师傅吧
日本最近最明显一个颠覆常理的吃肉趋势,是不仅牛排是让师傅帮你做,连原本自己享受烧烤之乐的烧肉,也让师傅帮你烧,这是因为品质再好的肉,即使让手艺一流的师傅帮你切,但烧烤肉的人不懂而随便烧烤,结果让上级肉烧成下级肉,非常划不来。的确如此,这种帮客人烧肉的店,现在生意超好的,我也不禁点头,实在太有道理了;不仅烧肉,连像吃涮肉锅(Syabu syabu),我也是每次看台湾朋友吃,都心焦如焚,不断叮嘱肉不要离筷而快点捞上来才是;虽然我不是品肉师,但真想帮大家涮肉,因为台湾人,或其他香港人等也一样,总是用吃火锅的概念在吃日式涮肉,还有大熟食主义作祟,因此肉都搞得硬梆梆才捞出来吃,每次都让我想帮肉喊冤!
外国人不懂涮肉 日本人看见就眼冤
如果肉会说话,这些昂贵的肉片,内心一定很不服气,会怒吼:“明明我是非常美味的,怎么可以把我搞成这样!”许多华人根本不是在涮肉,而是在煮肉,让人看了心疼;许多吃寿喜烧(Sukiyaki)的店,都会帮客人烧,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但涮肉倾向让客人自己涮,但我觉得针对外国人的餐厅,不论烧肉或涮肉,都帮客人做才好。
原本日式烧肉是以自己在眼前烧烤而自得其乐而有人气的,但现在则改成跟铁板烧一样,由师傅在客人面前的炭火炉上慢慢烤,烤到适当状态之前,都让肉“休息”,不随便乱翻动,最后才切成适合的大小,让客人入口;也有些店则师傅烧烤成较生的状态,放在加热过的熔岩板上,让客人自己调整成最爱的生熟程度。
当然另一方面也有些吃肉的店,还是开放给喜欢自己烧烤涮煮的人来自行料理,但米饭跟酒类则自行取用,或所有肉都用自动贩卖机卖的食券制,每种食券上写有各种让客人觉得好像是在家里吃肉一样自在,但自己要对肉有点认识,否则不知道要点买哪些肉。
霜降牛已OUT 赤身肉成新宠
许多外国人都觉得日本牛肉所以好吃,是因为脂肪跟肉的比例好,霜降程度绝妙,因此肉质软,烤起来很香;但日本人自己近年流行吃的不是霜降型的多脂肪肉,而爱吃的是脂肪量较少的“赤身肉”,真的是风水轮流转,就像江户时代,鲔鱼的赤身是上级鱼肉,多油的Toro(拖罗,即吞拿鱼腩),根本没人要,被当作低贱的部位,但现在Toro 则大翻身,或许哪天又会轮回成赤身才是高级鱼肉,如现在的牛肉要吃少油的赤身肉一样。
熟成肉也现在是吃肉的基本,也就是肉经过Dry aging(风干熟成)过程,让酵素发挥作用,让肉质变软,而且增加让肉甜美的阿米诺酸成份,许多餐厅还自备干燥肉的专用冷藏库;此外,牛肉现在流行烧烤前不细切的“块肉”,等烧完后才切分成能入口大小。
日本人吃肉,“熟成肉”、“块肉”外,还流行吃“稀有部位肉”,被认为是食肉文化的进化;吃稀有部位肉的风潮源自关西,关西从古早就强调“○○肉是一头牛里只能取○公斤而已”,也就是吃法愈来愈纤细,会想多品尝不同部位的不同风味,只是最常见的上脑肉(梅花肉)、里脊肉、后腰脊肉等(沙朗)等已经无法满足爱肉族了。
因此最近出现许多过去只有屠宰业者或厨师才知道的肉的部位名,如肩胛里肌(黄瓜条)、或是非常类似但有点筋的“辣椒”(Tougarashi)、下肩胛眼肉卷(前腿心)、肩胛骨内侧肉的Misuji,或现在被认为肉脂状态最平衡的赤身肉优等生的Sinsin 等等,柔软又清爽,许多爱吃肉的“食肉女子”也都能朗朗上口,说出许多稀有部位名来,认为这些才是“绝品肉”,原本这些肉都是传统高级肉的半价以下的零星肉,多筋或脂肪不够,只有关西烧肉店在用,但现在则东京等也都疯起这些怪部位肉来。
不仅稀有部位肉,这几年许多餐厅都强调自己是“一头牛买”,也就是什么部位或内脏都能吃到,日本也现在比任何时期都更爱吃各种肉类的内脏肠肚,像原本没人理会的牛肺,现在被当作珍品上肉。
牛肉以外 豚鸡兽也愈吃愈讲究
不仅吃牛肉、猪肉有许多名牌、部位讲究,日本人吃肉的范围非常广泛,像是鸡肉,也爱吃鹿儿岛、秋田比内、名古屋等产的名牌鸡不说,非常在乎是否在广大农场长期饲养的,那样不会有过剩的脂肪留在嘴上,肉有弹性却不硬,非常甜美,不仅水煮,每个部位都能生的吃,也就是鸡刺身或鸡Tataki(微烤烫的半生状态)。
最近日本吃肉还有兽肉热潮,除了传统就在吃的羊肉、马肉大流行外,还流行吃狩猎来的野生鸟兽肉如野猪肉、鹿肉、野兔、山鸠、真鸭、小鸭、尾长鸭等等,一方面原本抓到的山林之害的野猪、鹿等,也还常废弃不吃,但现在说这是法国贵族才吃的到的高级食材,近年推广非常成功,许多地方也都轻易能吃到猎人直送的兽肉。
什么部位都吃,或什么肉都吃,而且用最适当的方法吃,或许不过是现代人复古的作法,但至少这样吃,才不会暴殄天物,而吃肉的人也会得到最高满足感,反而不会吃过多而不健康吧!
书名: 《东京天然色:兼具艺文、时尚、古典且念念不忘的东京此时》
作者:刘黎儿。旅日作家、文化观察家,忘龄女人;曾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二○○四年专事写作,在多家报纸杂志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两性关系、职场文化及日本政经社会议题、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有《私藏东京》《日本职场奇谭集》等三十余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二○一一年经历福岛核灾后回首关注家乡台湾高危险核电,重披新闻采访战袍,出版废核相关书籍数册。
出版社:凯特文化
《香港01》 获出版社授权转载,大小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