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16世纪英王伤心情歌《绿袖子》 聆听试播足21年
今早,英国民谣《绿袖子》(Green Sleeves)又在大气电波播放。旋律是柔和中带点哀愁、 迷惘,一曲过后,就是中学文凭试英文聆听正式开考。此曲只应试场有,每年的公开考试,播放中、英文聆听卷时,必会播放这古典曲目,一播就是21年。一曲Green Sleeves,勾起跨世代考生的苦与甜,此曲原相传是英王亨利八世作给“触不到恋人”安妮的怨曲。有网民批评考评局把“一首好歌毁掉”,令“原本放松心情的乐曲变得令人紧张”。考评局表示选择该版本主要因其旋律柔和,而且长度适合,亦因已沿用多年,没计划转用其他乐曲。
歌曲传源于16世纪 国王作的惨情歌
《绿袖子》(Green Sleeves)是一首传统的英国民谣,早于16世纪于该国流传,但至今仍未能确认谁是作曲家。主流说法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作给情人安妮博林(Anne Boleyn),安妮是亨利第一任皇后的女侍官,暗中与亨利八世偷情。
民间流传的说法是,亨利一直拖拉与皇后离婚一事,令安妮愤而出走,亨利闷闷不乐,拿起鲁特琴弹着弹着,创作了《绿袖子》。亨利与安妮两人虽然最后仍于1533年秘密结婚,但结局并不完美,婚后三年,安妮因流产,与亨利的关系转差,最后更被控以通奸罪判死,国王亨利更在安妮斩首后第二天,与她的侍女订婚。
播足21年 考评局:选用因旋律柔和
情歌《绿袖子》究竟是何时落入民间的考室,成为香港考试中的必听曲目呢?原来在1995年的香港中学会考开始,以至高级程度会考及现在的香港中学文凭试(DSE),《绿袖子》便陪伴考生渡过聆听考试。
考评局指,自1995年开始因须透过香港电台播放聆听考试录音,录音中设有停顿时间供考生阅读指示、试题及整理答案,为配合电台广播需要于停顿时播放音乐,故开始插播《绿袖子》。另外,在考试前,港台亦会播《绿袖子》让考生确认频道。
21年来,中、英文科聆听考试期间播出的《绿袖子》,均采用由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考评局表示选择该版本主要因其旋律柔和,而且歌曲长度适合,能配合考试的停顿安排,亦因已沿用多年,考生已熟悉《绿袖子》的旋律,故考评局目前没有计划转用其他乐曲。
再听《绿袖子》 网民:好不安
音乐“中立”,不过,对于大部分经历过会考、高考及DSE的学生来说,《绿袖子》是难以忘怀的歌曲。有网民指即使已远离公开试年代,但一听到该旋律便“好不安”,又表示已“留下阴影”,更有人“听完几乎哭出来”。有网民批评考评局,把“一首好歌毁掉”,令“原本放松心情的乐曲变得令人紧张”,亦有人形容考试时听到《绿袖子》是“亡命旋律的绝望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