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北上实习!用Alipay见识“黑科技” 1绝招助小店做全球生意
港人北上已成日常习惯,过境人数更屡创新高,到内地除了吃喝玩乐,更可能寻找到无限机遇。适逢暑假有大批港青北上游学或实习,既可开拓眼界亦能寻找未来发展动向,其中由民政事务及青年局举办的“企业内地与海外暑期实习计划2024”(“计划”),包括蚂蚁集团等25家内地知名企业,于暑假为香港青年提供优质的内地和海外暑期实习机会。
有参与实习的港青表示,平时在港亦有使用AlipayHK,而到内地实习时更可见识到当地盛行的“黑科技”。原来内地支付宝最新推出“碰一下”的新支付体验,毋须打开手机展示付款码,只要确保手机解锁,然后触碰一下收款设备,就可成功付款,快速又方便,十分期待未来AlipayHK也引入这种新支付方式。
另外,蚂蚁实习生绝非安坐冷气房内养尊处优,反而要在大热天时逐家逐户拜访民间小店,亲身教导小店善用Alipay+跨境收款方案,协助他们迎接来自全球各地的消费者,足不出户做“跨境生意”,创造更多商机。
Alipay+助小店做全球旅客生意
作为2013年最早服务内地游客出境游的电子支付工具,内地支付宝除了令内地游客“一部手机游全球”,还助全球游客到内地旅游支付无忧。 蚂蚁集团创新的Alipay+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令境外游客在内地亦能用内地支付宝,甚至自己家乡常用的电子支付方式,现时正在全国推广,务求令内地大小商户知道可以做“跨国生意”这个创新服务。
蚂蚁实习生全国出动 助入境游客使用手机支付
因此,今次不少实习生都“走出去”加入推广宣传大军,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等核心城市推广Alipay+,利用标识、立牌等宣传工具,令入境游客了解如何在内地用手机支付。在导师的带领下,实习生带着Alipay+宣传资料走进大街小巷,在炎热天气下与小商户逐个洽谈,向小店店主介绍内地支付宝以至Alipay+ 的服务,助小店主毋须额外添置工具,即可数码升级,轻松迎接更多全球各地的旅客,足不出户做大“跨境生意”。
“三顾茅庐”令商户理解Alipay+商业模式
当然,推广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大部份商家积极拥抱新服务,亦有小量店主不理解甚至拒绝,需要实习生“三顾茅庐”。在上海实习的Patrick走访小巷时,就发现小商户对Alipay+的认知不多,他花费了大量时间解释与游说,当小店主逐渐理解Alipay+的商业模式后,通常会积极配合,甚至愿意调整店内摆设迎接新模式。
上海乘车坐地铁使用AlipayHK一码通行
除了推广Alipay+,蚂蚁实习生也各有任务。在上海公关部实习的Ryan,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法律。他指自己并无公关工作经验,但是导师却给予他们很大发挥空间去完成任务:“既给了创作的空间,也给了相应指导。”
Ryan实习期间,适逢上海地铁准备在AlipayHK推出上海乘车码功能,方便港人到上海时坐地铁也能一码通行,他与另外一位实习生Abby负责拍摄推广短片。他形容实习期间就像做毕业论文,导师不断给予建议助他们去完成任务,令他们可以把短片做到最好,回应用户的实际需要。
港青以AlipayHK用户作切入点创作短片获广泛采用
Abby则直指实习期间不会“绑手绑脚”:“他们只会给你一个大概,你自己先尝试,尝试完了之后他再看结果。”在此期间,Abby拍摄时更发掘出服务的其他优势,不仅节省了购票时间,还能直接用港币付款且汇率优惠,使用体验几乎与在香港无异,感受到“一App玩转上海”的优点。于是她以AlipayHK用户为切入点制作短片,最后更被媒体广泛采用,令他和Ryan都很有成功感。
为期8星期的实习,让实习生对蚂蚁企业文化有深刻体会。Abby觉得蚂蚁文化的特色,是同事之间以“同学”称呼感觉亲切,而她更经常跟其他部门的实习生和导师去唱K:“我觉得这个不只是很片面的称呼,而且私底下会一起出去玩。例如一起踩单车,很close,是让我觉得很舒服的地方。”
体验AlipayHK内地随处可用 实习生完成“奶茶大挑战”
Ryan则指,同事间并无明显阶级观念,可令团队内沟通更畅顺,只要有道理大家都愿意倾听或采纳对方意见:“我觉得这是大企业的文化,大家都是将一件事做到最好、一起努力,而中间的讨论都是平等的。”
实习期间,Ryan更趁机在公司附近品尝各种奶茶,前后试饮逾30种,几乎每日一杯。他认为虽然香港许多地方都有卖奶茶,但品种而言内地更款式,而且AlipayHK可在内地随处使用,基本毋须担心付款问题。
内地支付宝“碰一下”体验极佳 盼能在港推出
除了完成“奶茶大挑战”,Ryan更有机会体验到内地支付宝最新推出的新支付体验“碰一下”。用户在店舖付款时,再毋须打开手机展开付款码,只要确保手机已解锁,然后触碰一下收款设备,只需0.1秒即可一步付款。他直言每次与内地同事外出食饭,见到他们轻松“碰一下”即可付款,十分期待这项服务尽快引入香港,让大家享用这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方法。